区分寒热真假 寒热有真假辨治要留神

视点
家庭医学
2022年08月18日 00:19

伏新顺

中医以为,当寒证或许热证开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呈现与疾病实质相反的假象,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这些假象往往呈现在病况危殆的紧要关头,假如不细心诊察,抓不住疾病实质,就会被假象所利诱,形成误诊、误治,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真寒假热,就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这是因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体现为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如同归于热证,但患者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显,浮嫩如妆,不像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一起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阴寒内盛的症状。此刻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实质;医治不能清热,而应以温里回阳,引火归元之法救治。方可选用参附汤、四逆汤、附子理中丸等。

真热假寒,就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这是因为阳热内盛,阳气闭郁于内,不能布达于四末而致。因其阳盛于内,拒阴于外,故也称为“阳盛格阴”。依据其阳热闭郁而致手足厥冷的特色,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体现为手足冷、脉沉等,如同归于寒证,但四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而有力,更见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质红,苔黄而干等里热炽盛的症状。医治不能温阳,而应以清泻里热、疏达阳气之法救治。方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等。

一般来说,假象的呈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涵体现则常常能照实反映疾病的实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方面为主要依据。再者,假象究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胱白而仅在颧颊上见浅红柔嫩之色,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体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冰冷而反不欲近衣被,而真寒则是身蜷卧,欲得衣被。只需能掌握这些,二者不难区分。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假象 这是 表现为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