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满足为何还会缺铁性贫血

新闻
家庭医学
2022年07月10日 17:39

夏乐敏

许多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吃的含铁元素的食物许多啊,为什么还会得缺铁性贫血?

其实,铁摄入满足与否决定于三个方面,即摄入量、可吸收的量以及需求的量。据2002年查询的成果看,我国人均日铁摄入为23.2毫克,乡村23.1毫克,大城市24.3毫克,与国人一般需求的量比较,好像并无缺乏,但为什么依然有较高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呢?究其原因,除了有的是铁摄入较低不能满足需求外,首要的仍是铁的吸收问题。

食物中铁有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两种类型。血红素铁首要在动物性食物中,占其铁含量的40%左右,可被肠细胞直接吸收,并且胃黏膜排泄的“内因子”有促进其吸收的效果,所以血红素铁的吸收率远比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高;非血红素铁或离子铁多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大多数与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有机酸等结合,必须先经溶解,与有机部分别离,还原为亚铁离子后,才干被吸收。

膳食中有许多成分能按捺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如磷酸盐、碳酸盐、植酸、草酸、鞣酸等,这些成分可与非血红素铁构成不溶性的铁盐而阻挠铁的吸收,也就是谷类等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低的首要原因。碱或碱性药物可使非血红素铁构成难溶的氢氧化铁,阻止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时,胃酸排泄削减也影响铁的吸收。

能进步非血红素铁吸收的,有维生素C(抗坏血酸),能将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亚铁构成可溶性螯合物,有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半胱氨酸也有相似效果。肉、鱼、禽类中的“肉因子”(其化学实质尚不清楚),不光使肉类自身铁的利用率高,且可进步植物性食物铁的吸收率。膳食中含钙高时,可除掉搅扰铁吸收的植酸、磷酸和草酸根,改进铁的吸收,但过量的钙不只无助铁吸收,且可使之下降。

此外,身体中铁的营养状况也能影响铁的吸收。当机体需求铁多时,铁吸收就添加,需铁少时就会削减。摄入铁多时肠内铁量增高,其吸收率下降,但吸收量仍有添加。孕期、成长发育期人体对铁的需求添加;月经过多、钩虫感染、痢疾、血吸虫病等都可添加铁的丢掉。

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一般较低,如大米仅为1%,小麦粉为5%,玉米、黑豆为3%,大豆为7%,莴笋为4%;动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一般较高,鱼为11%,血红蛋白为25%,肝与肉类为22%。蛋类因卵黄中高磷蛋白搅扰铁的吸收,仅为3%。乳类含铁量很低,吸收率也不高。

据研讨,我国人一般膳食的铁的吸收率只要6%~8%。这就是虽然铁摄入不低,但仍易于铁缺乏的原因。endprint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血红素 吸收率 亚铁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