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输的是“全血”吗?
全血是指未经别离、加工的血液,包含一切的血液成分。许多人以为,输血就是输全血,其实不然。由于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规划的,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维护效果,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维护效果,也就是说,血液一旦脱离人体血液循环,就会发作“保存危害”:血小板需求在22℃振动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白细胞中对临床有医治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后者在4℃环境下的保存时刻最长不超越8 小时;凝血因子中,因子Ⅷ和因子Ⅴ不稳定,有必要在-20℃以下保存,才干保持其活性。一起,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他成分浓度均较低。因而,现代输血发起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防止或削减输注不需求的血液成分,进步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危险大吗?
尽管血液通过严厉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仍然存在发作输血传达疾病(如肝炎、梅毒、疟疾和菌血症等)、输血不良反响(如溶血反响、发热反响、过敏反响、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害等)的可能性。因而,输血应严厉掌握习惯证,有必要输血,才输。能不输血的,尽量不输血;能少输血的,尽量不多输血。
亲属间输血更安全吗?
有人以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现实并非如此。爸爸妈妈的血输给子女,由于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有一个“HLA单倍型”相同,受血者若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用缺点或被按捺,不能辨认并排挤供血者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后者在受者体内增殖并进犯、损坏其安排器官及造血体系,会导致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一种严峻的输血并发症,一旦发作,死亡率高达90%以上。因而,应尽量防止运用近亲的血液。若必定要输近亲的血液,输血前有必要对血液进行辐照。
输血越新鲜越好吗?
不少人以为,输血越新鲜越好,如果能输刚抽出来的热血,必定更好。其实不然。现代输血发起输注保存血,由于输注保存血比输注新鲜血更安全。原因如下:①某些病原体在保存血中不能存活,如梅毒螺旋体在4℃保存的血液中仅能存活不超越48小时,而在4℃环境下保存2周今后,血液中的部分疟原虫可被灭活。②输注保存血使医生有充沛时刻对血液进行检测。现在,我国对献血者惯例履行的流行症查看项目包含: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能够输自己的血吗?
自体输血是指收集本身血液,经处理后保存,在需求时再回输给患者自己的一种输血疗法。自体输血的长处许多,不只能够防止经输血传达疾病,防止异体输血所造成的的免疫反响(如溶血、发热和过敏等),还可节省血液,缓解血源严峻。
自体输血主要有储存式、稀释式、收回式三种办法。稀释式和收回式自体输血一般在手术室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就是将自己的血液预先储存起来,以备将来自己需求时使用,就像“血液银行”相同。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预存自己的血液,备手术时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无年纪约束,一般要求患者无严峻的心肺疾病,无并发症的孕妈妈也可使用。尽管自体输血最安全,但并非一切人都合适。如有严峻心肺疾病患者不能选用,有菌血症的患者也不能选用自体输血。
专家简介
胡丽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隶属协和医院输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我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医生协会查验医生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查验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