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攀+陈凯
【摘 要】 陈海鹏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科研近30年,擅善于骨科伤口与骨关节疾患的诊治,在中医药防治骨病方面有深入研讨。通过典型事例介绍陈海鹏主任医师使用骨坚方医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验案,与读者同享。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坚方;验案;陈海鹏
陈海鹏,主任医师,硕士研讨生导师,我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委员、骨伤科脊柱学会理事、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海峡南少林办法医学协会副会长,长时间从事中医药防治骨病的临床研讨,积累了丰厚的理论和临床经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削减,骨质受损及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脆性添加、易发作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原发性OP又分为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西医医治包含根底办法、药物干涉及恢复医治,其间临床药物首要分为三类:底子弥补剂、抗骨吸收药和促骨构成药[2]。中医学以为,原发性OP的病因病机首要责之于肾、脾、瘀,医治办法首要有中药内服或外用、针灸按摩、功法训练等。现在药物医治仍是原发性OP最首要、最有用的手法。笔者有幸跟师陈海鹏主任医师,收获颇丰,现介绍陈海鹏主任医师使用骨坚方医治原发性OP的验案,希望读者也能从中获益。
1 骨坚方
骨坚方是陈海鹏主任医师医治原发性OP的经历方、常用方,药物组成:熟地黄10 g、杜仲10 g、山茱萸10 g、鹿角胶3 g、骨碎补10 g、牛膝10 g、黄芪20 g、甘草3 g、三七5 g、丹参9 g、川芎10 g。方中熟地黄质润入肾,善于补精益髓,强筋壮骨;杜仲味甘性温,善于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二药合用,扶正固本,共为君药。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最能峻补精血;山茱萸补益肝肾,益精助阳;骨碎补、牛膝既能助君药补肾壮骨,又能活血化瘀;重用黄芪补后天,益中气,以增强气血生化之源,均为臣药。配以三七、丹参、川芎祛瘀生新,行气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助黄芪成气虚之功,并谐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之功。痛剧者,加大三七用量,并加续断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乏力者,加白术增进益气健脾之力;视物含糊、双眼干涩者,加白菊花养肝明目;潮热盗汗者,加知母、黄柏、龟板胶滋阴降火;偏于肾阳虚者,加当归、肉桂、菟丝子温阳补肾。骨坚方通过长时间临床调查作用明显,能够显着改进患者症状,进步日子质量。
2 病案举例
【病案1】患者,女,52岁,2016年6月13日
初诊。主诉:腰背部痛苦无力3年余。患者50岁绝
经。3年前无显着诱因呈现腰背部痛苦无力,呈持续性酸痛,歇息后不能缓解,因伴月经紊乱、潮热,曾就诊于妇科确诊为绝经归纳征,按妇科专科医治后月经紊乱好转,但腰背部酸痛无力未见改进,自予外用膏药稍缓解。这以后腰背部酸痛逐步呈刺痛,痛点固定不移,伸举无力。查体:腰部无显着变形,腰椎各方向活动稍受限,腰背肌肉严重,腰椎各棘突压痛、叩击痛显着,双下肢直腿举高实验阴性,仰卧挺腹实验阴性,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腰椎正侧位DR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所示腰椎椎体骨质疏松。刻下症:腰背部痛苦,呈刺痛,痛点固定不移,伸举无力,夜尿频,大便不成形,舌胖紫暗、苔少,脉弦细。陈海鹏主任医师归纳剖析病况材料,西医确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确诊:腰痛病(肾虚血瘀型)。治以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为法,方拟骨坚方加减:熟地黄10 g、杜仲10 g、山茱萸10 g、鹿角胶(烊化)3 g、骨碎补10 g、牛膝10 g、黄芪20 g、甘草3 g、三七(研末冲服)10 g、丹参
9 g、川芎10 g、续断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一起合作西医根底弥补剂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国药准字H10950029,每片含碳酸鈣1.5 g),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骨化三醇胶囊(罗氏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21,规范0.25 μg),每次0.25 μg,每日2次,口服,并辅导患者饮食和功用训练。
2016年6月20日二诊,服药后,患者腰部仍感刺痛,但痛苦程度较前减轻,伸举无力,夜尿频,大便不成形,舌胖紫暗,苔少,脉弦细。继服前方7剂。一起合作初诊时西医根底弥补剂计划医治,并辅导患者饮食和功用训练。
2016年6月27日三诊,服药后,患者诉腰背部痛苦显着减轻,腰椎各方向活动尚可,伸举较前有力,但易感乏力,夜尿频,大便不成形,舌胖暗,苔薄白滑,脉沉细。调整处方如下:熟地黄10 g、杜仲10 g、山茱萸10 g、鹿角胶(烊化)3 g、骨碎补10 g、牛膝10 g、黄芪20 g、甘草3 g、三七(研末冲服)5 g、丹参9 g、川芎10 g、当归10 g、肉桂5 g、菟丝子10 g、白术1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一起合作初诊时西医根底弥补剂计划医治,并辅导患者饮食和功用训练。
2016年7月11日四诊,服药后,患者诉偶感腰背部痛苦,腰椎各方向活动尚可,对日常日子已无显着影响,其他症状也渐好转,舌胖暗,苔薄白滑,脉沉细。陈海鹏主任医师细心检查患者后予继服前方7剂。一起合作初诊时西医根底弥补剂计划医治,并辅导患者饮食和功用训练。
按语:OP是一种缓慢骨病,属本虚标实。本案是绝经后OP患者,病史3年余,结合舌脉,归于肾虚血瘀型。该患者病程较久,疾病初起表现腰背部痛苦无力,呈持续性酸痛,以本虚——肾虚为主;这以后腰背部酸痛逐步呈刺痛,痛点固定不移,伸举无力,以标实——血瘀为主,病况改变表现着“久病致瘀”的病理特色,从瘀论治应坚持到底,故医治应标本统筹,治以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为法,方拟骨坚方加减。患者初诊时以腰背刺痛,且痛点固定不移的标实——血瘀症状为主,故在骨坚方根底上加大三七用量,并加续断以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经医治,患者腰背部痛苦显着减轻,提示标实——血瘀症状改进,而表现以乏力、夜尿频、大便不成形等本虚——肾虚(肾阳虚)症状为主,故在骨坚方根底上加白术以益气健脾,加当归、肉桂、菟丝子以温阳补肾。患者四诊诸症好转,已对日常日子无显着影响,故可续标本统筹之法,以补虚为主,看病以固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中医学以为:“肾主骨生髓,其充在骨。”《灵枢·本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盛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标明筋骨微弱离不开血气谐和,经脉通利。endprint
【病案2】患者,男,77岁,2016年8月8日
初诊。主诉:颈腰背痛苦无力5年余。患者5年余前无显着诱因呈现颈腰背骨节痛苦,呈间接性刺痛,歇息后稍缓解,曾就诊于外院查骨密度提示重度骨质疏松,予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国药准字H10950029,每片含碳酸钙1.5 g),每次1片,每日1次,口服;骨化三醇胶囊(罗氏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21,规范0.25 μg),每次0.25 μg,每日2次,口服;唑来膦酸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70127)
5 mg,静脉滴注,每年1次。医治至今,痛苦症状缓解,但仍重复发作,且渐呈现驼背,腰膝酸软,双下肢无力,步履艰难,为求合作中医医治而就诊。刻下症:颈腰背骨节酸痛无力,偶呈刺痛,驼背,腰膝酸软,双下肢无力,步履艰难,头晕耳鸣,健忘,盗汗,夜间尿频,大便干,舌质淡紫,苔少,脉细涩。查体:颈胸椎呈前屈变形,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脊柱两边竖脊肌严重,颈胸腰椎棘突压痛、叩击痛显着,颈腰椎各方向活动稍受限,颈椎叩顶实验(±),双侧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旋颈实验(-),
“4”字实验(±),双下肢直腿举高实验(-),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稍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陈海鹏主任医师归纳剖析病况材料,西医确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确诊:骨痹(肾虚血瘀型)。中医治以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为法,方拟骨坚方加减:熟地黄10 g、杜仲10 g、山茱萸10 g、鹿角胶(烊化)3 g、骨碎补10 g、牛膝10 g、黄芪20 g、甘草3 g、三七(研末冲服)5 g、丹参9 g、川芎10 g、知母10 g、黄柏10 g、龟板胶(烊化)3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并持续合作外院西医计划医治。
2016年8月22日二诊,服药后,患者颈腰背骨节酸痛较前缓解,重复发作距离延伸,但仍感腰膝酸软,双下肢无力,步履艰难;头晕耳鸣健忘改进,盗汗量削减,大便可,夜间尿频,舌质淡暗,苔少,脉细涩。继服前方14剂。并持续合作外院西医计划医治。
2016年9月5日三诊,患者颈腰背骨节酸痛、腰膝酸软显着缓解,感双下肢较前有力,尚能自若行走,但易感乏力,不能久行,健忘改进,无显着头晕耳鸣、盗汗,大便可,夜间尿频,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调整处方如下:熟地黄10 g、杜仲10 g、山茱萸10 g、鹿角胶(烊化)3 g、骨碎补10 g、牛膝10 g、黄芪20 g、甘草3 g、三七(研末冲服)5 g、丹参9 g、川芎10 g、白术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并持续合作外院西医计划医治。
2016年9月12日四诊,患者颈腰背骨节酸痛显着好转,能自若行走,尚不能久行,但对日常日子已无显着影响,其他诸症均有好转,大便可,夜间尿频,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嘱患者继服前方7剂。并持续合作外院西医计划医治。
按语:本案是老年性OP患者,剖析《素问·上古单纯论》:“……五八肾气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中医学以为:“肾主骨生髓。”OP是以肾虚为底子,结合老年人“久病多瘀”的体质特色,久病最终会构成病理产品血瘀,也是引起其他病变的病理根底。本病属本虚标实,该患者初诊可见颈腰背骨节酸痛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夜间尿频等一派肾阴虚症状,又兼见颈腰背骨节偶呈刺痛、舌质淡紫、脉细涩等血瘀征象,四诊合参,辨证为肾虚血瘀型,以本虚(肾阴虚)为主,故治以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为法,拟方在骨坚方根底上加知母、黄柏、龟板胶滋阴降火。经医治,患者诸症好转,随同的阴虚症状渐消,但易感乏力,不能久行,可见“久病多虚”,故调整初诊方去知母、黄柏、龟板胶,加白术益气健脾。患者四诊时,虽尚不能久行,但对日常日子已无显着影响,其他诸症均显着改进,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准则,患者此期应继以标本同治之法,予统筹标本,又以固本为主。
3 讨 论
中医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究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在中医文献中可找到骨枯、骨极、骨痿、骨蚀、骨厥等病名。现代相关研讨文献显现,原发性OP底子病位在肾,其发作首要与肾虚、血瘀有关,以为肾虚、血瘀二者并存是原发性OP的底子病理改变,故医治应从“肾虚血瘀”立论[3]。李沛等[4]通過文献剖析发现,现在医治OP内服中药首要以温补肝肾、壮筋骨,养血活血和益气健脾类药物为主。以上2则关于绝经后OP和老年性OP病例,属骨坚方医治原发性OP的验案,均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故中医以“补肾活血”为治则。现代药理学研讨显现,补肾壮骨中药具有促进成骨、按捺破骨的作用,并能改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与脂向分解平衡失调,一起能够促进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排泄,在对立细胞氧化应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进步骨密度、缓解骨痛、调理雌激素及钙磷代谢方面的作用与双膦酸盐、雌激素及其代替物、降钙素等西药类似[5-7],更是在改进全身症状方面表现出必定的优势;一起,活血化瘀中药能有用免除骨骼部分瘀滞,改进骨安排的血供及代谢,然后减轻临床痛苦症状,而且还能对内排泄系统功用紊乱等病因有直接的纠正作用,在医治OP各辨证分型中均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明显进步临床作用[8]。肾虚血瘀既是一种生理进程又是一种病理改变,是机体天然阑珊、老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9],陈海鹏主任医师在临床上医治原发性OP时一直不离“OP以肾虚为底子,血瘀为病理根底和病理产品”的病因病机特色,故治以补肾壮骨、活血止痛为法,方拟骨坚方,标本统筹,又随症加减,各有偏重,均取得了满足的作用,一起也积累了丰厚的原发性OP的临床医治经历,能够提供给广阔临床医师参阅学习。
4 参阅文献
[1] 张智海,刘忠厚,李娜,等.我国人骨质疏松症确诊规范专家一致(第三稿·2014版)[J].我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9):1007-1010.
[2] 冯颖瑜.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医治[J].医学总述,2014,20(1):105-109.
[3] 沈卫,杨蔚,张冠亚,等.补肾活血汤联合补钙剂口服医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调查[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1):22-25,32.
[4] 李沛,潘富伟,陈玉琦.骨质疏松症内服中药使用情况文献剖析[J].光亮中医,2014,29(9):2019-2021.
[5] 李烨,童杰,周衍晶,等.补肾壮骨中药抗骨质疏松有用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讨发展[J].我国中药杂志,2015,40(6):1038-1043.
[6] 朱峰,张小骞,陈扬,等.牛淫合剂与阿仑膦酸钠医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痛苦的本钱-作用剖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2):26-28,46.
[7] 郑林,肖涟波.鲑鱼降钙素医治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使用发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0):64-66,76.
[8] 任之强,庄洪,晋大祥,等.活血化瘀法在医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研讨发展[J].我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5):569-574.
[9] 王艳灵,姚新苗.补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光亮中医,2011,26(10):1959-1961.
收稿日期:2017-09-12;修回日期:2017-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