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志成
凶狠的洪水还在不断上涨,高温已继续了三天,在江堤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的人们还在烈日下扛包堵洞,抗洪抢险。俄然,有几个年青抢险队员疲惫不堪,步态踉跄,直呼头昏、头痛,接着便四肢抽搐,躺倒在地。“欠好!有人中暑啦!”一个巡回医疗队队员大声喊叫着。马上,有人将中暑队员转移到暂时遮阳棚下,用凉水给他们擦肩,喂药和防暑汤。可是,还有两名中暑队员呈现了神志模糊、胡说八道,体温敏捷升至40℃以上,全身皮肤滚烫。医疗队断定这是重症中暑,生命危殆!抗洪指挥部当即命令用专车把他们送医院抢救。
这是上一年抗洪抢险前哨实在的一幕。青年人体质好,对高温的耐受性强,不容易发作中暑。可是,在一些特别情况下,如参与剧烈比赛、夏日演习、旅行爬山、抗灾救援等高温环境下剧烈活动,一旦中暑,症状可非常严峻,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热(日)射病,伴发多脏器功用衰竭,涉及神经、循环、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等体系的重要脏器,病况阴险,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或留下许多后遗症。因而,发现中暑时要及时抢救。
对轻中度中暑者,应将患者敏捷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歇息,解松或脱去工作服。降温时不要引起寒战,以患者感到凉快舒适为宜,并喂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等。有条件时,可静脉弥补生理盐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钾,患者多在几非常钟或数小时内康复。肌肉痛性痉挛的不需要按摩,不然痛苦加剧,除了弥补钠、氯外,需要恰当弥补其他电解质,如钙、镁等。
对重症中暑者,抢救含义并不只限于“保命”,还应着眼于今后的健康,不然即使救活了人,却留有发呆、失语、运动失调等脑损伤的后遗症。从这个含义动身,抢救时第一要敏捷降温,第二要及时合作其他医治。
降温是急救的底子,有必要争取时间赶快实施。凉水、井水、冰水浴是下降体温最有用的办法,但有必要不断冲突四肢皮肤,以坚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这样也可促进外部已冷却的血液流回过热的体内,减轻细胞受损程度。在降温过程中,中暑者如呈现寒颤,则有必要以药物操控,因肌肉活动可使产热添加而抵消降温作用。假如手头有冰,可在患者头部放冰帽,再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放冰袋;或全身敷以冷水渗透的毛巾,不断洒凉水,用毛巾冲突皮肤,再合作电扇吹风,不失为一种简易有用的办法。在降温的一起,仍可进一步查看和医治。在送医院途中,尽可能翻开车门,以利空气流通,一起不断往患者身上泼水,这样可充沛蒸腾散热,到达降温意图。有条件时,亦可选用冰水灌肠或输注凉生理盐水降温。在选用上述物理降温办法的一起,还可合作使用药物,如氯丙嗪等。
这几名抢险队员通过医院严重的救治,阅历了脑水肿、急性肝功用衰竭、急性肾功用衰竭等多种致命性并发症,最终战胜了逝世,康复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