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鸣
2015年1月6日下午,天阴沉沉的,依据江苏镇江当地气候预报,这一天将迎来2015年的第一场雪。尽管气候有点冰冷,但丹徒区高资镇103岁的老劳模胡立鼎午睡起床后,不肯呆在温暖的卧室,而是撑着行走助力的四脚架,来到堂屋里与后代们谈天。一讲到曩昔,白叟的话便多了起来,而这些话,无一例外都围绕着劳作。无论是互助组时忘我地协助无劳力户,仍是三年自然灾害时上山拓荒,农业学大寨时的挖河平地……白叟沉溺在对那些如火如荼时代的回想中。这位出生于1912年1月,现年103岁的老劳模,一生热爱着劳作,也深深地热爱着土地。
他的长子、现在也是古稀白叟的胡家富通知笔者,1951年乡村搞互助组时,胡立鼎就被乡亲们评上了其时的丹徒县劳作模范,原因是他卖力种田,什么辛苦他就干什么,干完了还去帮那些劳作力少、条件欠好的人家,并且不讲酬劳。胡家富至今还记得,那时分每到春耕农忙时节,父亲胡立鼎就整晚不在家。
现在在高资镇,老胡家较为有名,其间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大家族共有七位兽医。胡立鼎的孙子胡邦团现在是高资镇兽医站的站长,他通知笔者说,那时分是爷爷让爸爸去考兽医的,他说村里家家户户要养猪养鸡,兽医能用得上。爸爸1958年中专结业,是老胡家的第一位兽医。从那时起,每个该考中专、大学的孩子,爷爷都发动他们学兽医。
不过,胡立鼎的大孙子胡邦成表明,爷爷并不是一个特别垂青身份的人,“他那时让大家学兽医,更垂青兽医能帮得上村里人,在咱们乡村有用。我爸爸后来由于方针回了乡村,他没有什么定见,仅仅让他好好干兽医”。胡邦成说这话时有着自己的了解,由于当许多乡村人纷繁奔向城市时,他挑选了靠农业致富。先是养鱼,后来鱼塘多了就搞搞休闲垂钓,现在又搞起了农庄。从上世纪90时代到现在,胡邦成已是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而当年,没有挑选去城市打工的他,是取得爷爷的支撑的。“那时分他常常来我的鱼塘看看,80多岁的人了,总也闲不住,总想帮我搭个手什么的。在他看来,土地、农业,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抛弃的”。
在孙子们的眼中,爷爷胡立鼎是个闲不下来的人。胡邦团说,爷爷90来岁的时分,看见村里边边角角有点空位,他就拿了个小锄子去拓荒,种上些蔬菜。他就觉得土地是一点也不能糟蹋的。
胡立鼎仍是个热于助人的人。从刚解放时帮村里劳作力少的人家种田,到人民公社时帮村里盖生产队的作业用房,他都干在前面,忘我无怨。邻居家盖房子,他去帮小工,还自己做了柜子、凳子送给人家。90多岁时,还常常编些乡村人常用的竹器,免费送给乡邻们运用。
“早几年,我常被爷爷叫了去帮他砍竹子劈竹子,我说,爷爷你也90多岁了,要当心点。他说,我精力好着呢。”胡邦成说。
现在胡立鼎已是儿孙满堂,安享着美好的晚年日子。白叟一天要吃一斤米,每天一个鸡蛋,每隔一天吃些荤菜。除了一日三餐,每天夜里11点还要吃点夜宵,日子非常规则。“爷爷很爱洁净,每天睡觉前要洗一洗。吃饭的时刻也很按时。有一次,我爸爸看他床头闹钟旧了,就想给他换一个。才拿起来,爷爷就说话了,说他要守时,否则夜宵时刻就乱了。”胡邦成说,过了一百岁后,爷爷把喝了一辈子的酒戒了,仅留下了打麻将这仅有的喜好。“爷爷喝酒不多,曾经也就是一天最多一两。他90多岁的时分打麻将思路还很明晰,能抓他人的错牌,不过现在只能在一边看看了”。
正在这时,当年被胡立鼎抓了“诈和”的牌友李德珍奶奶来了。两位白叟一见面就亲热地说起了悄悄话,当李德珍说出“还打牌不”,满屋子登时笑声一片,胡立鼎脸上的皱纹也绽开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