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焕林
辽宁丹东读者李某来信说:我母亲70多岁.平常没有发现有什么大病.晚上睡觉时仍是好好的.清晨起床后发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麻痹无力.有时说话不清楚。急送医院查看.确诊为脑梗死入院医治。为什么清晨容易发作脑梗死?
答李某读者:
首先是你母亲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尸检成果发现,在40~49岁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是58%和88%。脑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在40岁后才呈现斑块。
其次是血压动摇。人因为受生物鐘影响,不管血压正常者仍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均有显着动摇性。总体上来说,人到夜间入眠后血压会有必定程度的下降,血液流速度也随之减慢,这是清晨发作脑梗死的生理病理根底。
再次是血液凝固性改动。有学者经过接连采血查验24小时血液黏度发现,人体早晨2点到6点期间,儿茶酚胺、纤维蛋白原活性、红细胞压积及血黏度相对增高,然后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加之夜间长期睡觉,没能及时弥补水分,肾不停地生成尿液,导致血浆丢掉,血液愈加浓缩,血黏度更大。
因而,老年人清晨易发作脑梗死。凡具有脑血管病风险的老年人,应在晚间入眠前适量喝些白开水。夜间如醒来,也可适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