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协国
26岁的王女士最近患了流感,兼并肺部感染。青霉素皮试显现“阴性”后,她放心肠运用了青霉素。第一天打完后没有发作任何不适;第二天青霉素刚打完,王女士呈现手心发痒发红、脸面发烫等现象,脸上俄然冒出几颗“青春痘”。医师判别为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响,立刻为其运用抗过敏药物。随后,王女士的手心发痒症状很快得到缓解,“青春痘”也渐渐退去。
青霉素过敏按发作时刻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种,临床上以速发型最多见。前者多在皮肤过敏实验时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即呈现全身反响;而后者则是在打针后数小时或数日后呈现的一般反响,表现为部分皮肤呈现皮疹或呈现哮喘发作等。还有的人在第一次用药期间没有任何不适,但在第2次用药时却发作了过敏。因而,患者运用青霉素时不该只单纯依赖皮试成果,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制止运用青霉素。
2.不要空腹肌肉打针或静脉滴注青霉素。由于空腹用药会下降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简单呈现过敏反响或发作“晕针”。
3.不管肌肉打针仍是静脉输液,初次用药剂量均不宜太大,应从小剂量开端,无不良反响再逐步加量,以防呈现突发性过敏反响。静脉滴注青霉素时,浓度不要太高,儿童还要依据体重酌情减量。
4.第一次肌肉打针时最好不要采纳站位,应取卧位或座位,打针结束,患者应逗留10~20分钟,无不适感觉再脱离;两次打针时刻不要相隔太近,以4~6小时为好;打针过程中如有头晕、胸闷、出冷汗等状况,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采纳恰当的处理办法。
5.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开端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不宜超越40滴,调查10~20分钟,如无不良反响再加快速度。假如呈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面部麻痹、厌恶、吐逆等过敏反响,应立即停用青霉素并立刻救治。
6.凡有青霉素、青霉胺类过敏史者,应抛弃任何幸运想法,禁用口服青霉素制剂。用药后应亲近调查身体状况,尤其是有无湿疹、皮肤红疹、肠胃不适及鼻灵敏等症状。
此外,对青霉素过敏的人运用头孢菌素时,临床过敏反响发作率达5%~7%,因而,对青霉素类药物有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运用某些头孢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