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英杰
【摘要】意图 讨论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使用及对心思改变的影响。
办法 挑选2013年10月~2017年3月自愿到医院承受医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作为研讨目标,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用惯例办法护理,调查组选用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比较2组护理作用及对心思动摇的影响。成果 调查组护理后焦虑、郁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定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治过程中施行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心思动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思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作用;心思动摇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7..01
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为再障(AA)是因为物理、化学、生物要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或)骨髓微环境严峻受损,形成骨髓造血功用减低或发作衰竭的疾病。现在,临床上关于AA以对症支撑医治为主,该计划能改进患者症状,缓解病况继续发作。可是,部分AA患者医治过程中因为对疾病缺少知道,导致患者心思动摇改变较大,导致患者医治预后较差。研讨标明:将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作用抱负,可是不同学者实验成果存在争议。因而,本课题以取医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作为研讨目标,讨论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护理作用及对心思动摇的影响,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挑选2013年10月~2017年3月自愿到医院承受医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作为研讨目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纪15~59岁,均匀(30.41±6.58)岁。其间,急性型8例,缓慢型22例。调查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纪16~62岁,均匀(31.03±6.64)岁。患者中,急性型9例,缓慢型21例。当选患者均经过生化目标测定、国家有关规范终究取得确诊,患者对本课题具有知情权,签署同意书。
1.2 办法
对照组:给予惯例护理干涉,加强疾病选用惯例办法护理,活跃奉告患者AA相关常识、惯例医治办法等,让患者做好充沛的心思准备。
调查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1)健康教育。①入院辅导。患者常因为出血、感染等原因入院。入院后护理加强患者入院辅导,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解说医院相关规章制度,为患者供给日常生活用品,尽或许满意患者需求。②出血教育。关于出血患者亲近调查期出血部位,奉告患者肯定卧床歇息,尽或许削减活动次数。关于需求输血患者及时奉告患者输血过程中或许发生的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等。③感染教育。护理奉告患者血细胞正常参考值、引起感染的主要要素,而且奉告患者感染的防备办法,进步患者自我维护才能。(2)心思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心思动摇相对较大,难免会发生消沉、失望、自卑等负性心情。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患者心思评价,给予患者爱情支撑,树立信任感,经过关怀、热情服务、亲热攀谈等耐性的倾听,长于选用精确、明显、恰当言语进行剖析、阐明引导患者。选用汉密尔郁闷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护理前、后焦虑、郁闷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心思动摇越大。
1.3 统计学剖析
选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材料“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明,选用x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结 果
调查组护理前SDS为(50.19±3.41)分、SAS评分(52.06±3.23)分;对照组SDS评分(50.20±3.39)分、SAS评分(53.51±3.43)分。2组护理前心思动摇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调查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分别为(34.12±2.03)分、(36.01±1.99)分均低于对照组SDS和SAS评分(43.24±2.31)分和(40.93±2.03)分(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健康教育组合心思护理开端运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且作用抱负。健康教育能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常识,包含:疾病诱因、医治办法、相关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防止俄然进入生疏环境引起的惊惧、惧怕,充沛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心思护理也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常用的护理办法,该办法能消除患者心里的负性心情,有助于下降心思动摇。临床上,将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中作用抱负,能发挥不同护理办法优势,利于患者恢復。
综上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治过程中施行健康教育联合心思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心思动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舒燕,易 佳,王 琮.优质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兼并感染患者中的使用作用调查[J].底层医学论坛,2015,19(25):3573-3574.
[2] 郭瑞莎,张艳艳.优质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兼并感染患者中的使用作用调查[J].中外女人健康研讨,2016,(09):125+109.
本文修改: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