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家医君收到一条私信:
家医君,家里的水壶用久了,总会结一层白色水垢,倒在杯子中的水也隐约可见白色的漂浮颗粒状,听有人说喝了这种水,容易得肾结石,是不是这样啊?
的确,烧水壶用久了都会发现附了层水垢,让人不免担忧。
甚至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水垢和肾结石的成分一样,经常喝到会导致水垢消化不了也排不出而形成肾结石。
这一说法还挺有市场,有人干脆放弃喝自来水,购买桶装水饮用甚至做饭等。
今天家医君特意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东辉,为大家解惑。
梁东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
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顽固性咳喘、老年虚证等病症的诊治。
水垢不会形成肾结石
水垢一般出现在烧水壶、暖壶、保温杯内壁上,呈黄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物质。
如果你们那儿的水,很容易出现水垢就说明水质较硬(硬水:河水、湖水、泉水…),也就是钙、镁离子的含量高。在煮沸过程中,这些钙、镁离子会变成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等。
这些物质到底会不会影响健康?
梁东辉主任介绍,水垢在进入胃内,部分会受到胃酸溶解、分化,而剩下不能分解的会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所以不会对健康造成直接影响,也没有什么机会形成肾结石、胃结石、胆结石。
Ps:一条冷知识,传说中很贵很贵的依云矿泉水比大多数的自来水硬度都要高。
不过,一定要说这种“硬水”的影响,那就是口感了,比如:
同样的茶包,“硬度高”的水泡出来可能就没那么好喝;还有煮饭的时候,“硬水”煮出来的味道就没你那么好吃。
如果还不“放心”,那建议沉淀一会儿再喝,不连着水底的沉淀物都一饮而尽就好。
有没必要安装净水器?
说了那么多,还是不放心,那我买个净水器怎样?
实际上,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范,只要是“看起来”“闻起来”没有异常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烧开饮用,只是增加双层保险罢了。
而净水器只是为了去除水中可能含有的微量重金属和一些微生物杂质,让“合格”的水变得“更好”。
▲净水机并非是对付钙镁这种对人体没多少害处的矿物质,直接过滤硬水倒会减少滤芯的寿命,日常的维护成本也高(土豪勿视);
▲安装的软水机,只是减少水垢对生活用水过程中的影响,但要注意,长期大量饮用软化水,对身体是有不利影响的。常见的软水机主要是用钠离子来置换水中的钙镁离子,“软化”后的钠离子浓度同样不容忽视。
最后插一句,每个人的口感不一样,有人喜欢喝“软水”,有人喜欢喝“硬水”,如果只是为了改造家里的饮用水,就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偏好问题。
怕肾结石
倒不如关注这些饮食问题
肾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年龄、性别、环境、基因、饮食、内科疾病等。
梁东辉主任曾介绍饮食与肾结石的关系,她说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嘌呤、草酸等,都可能影响结石的形成。
甚至吃得过多、食物搭配不当以及偏食,也会诱发肾结石的形成,例如爱喝饮料、长期空腹饮茶、吃豆腐配菠菜、吃得太咸喝水又少,或者平时喜欢吃含草酸多的蔬果等。
想躲开结石,这些东西少吃点!
很多朋友都想问,有啥办法能让我不得肾结石?这事儿吧——确保不得结石的方法还真没有,要是您能在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多留心,肾结石也是可预防的。
吃
高草酸的食物是导致肾结石的“元凶”。
生活中很多常见的蔬菜都富含草酸,比如:菠菜、苦瓜、苋菜、空心菜、韭菜等。
别慌!这些蔬菜还是可以吃的,只不过建议大家在烹饪前,最好用热水焯一分钟,能除去大量的草酸。
另外,高蛋白、高糖、高钠和高嘌呤的食物(如:浓豆浆、浓红茶、巧克力、带鱼、动物肝脏等)也会增加结石风险,所以要管住嘴。
喝
多喝水是预防结石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喝水少,尿液得不到稀释,浓度过高会增加结石形成率,尤其是患有结石疾病的人,建议每日2500~3000毫升的饮水量。
日常生活中,要养生一个好习惯,不要等渴了再喝水,憋急了才去小便。
查
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泌尿B超、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的检查,都是检查结石常用的方法。尤其家人有结石病史者,更应定期体检,不能等到疼痛以后才就诊,这时候它的痛堪比生孩子,处理起来也相对麻烦。
好啦,文章到这儿就结束了,大家是不是可以放心烧水啦~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占据第一条的,家医君下一期就会写哦!
喝完这杯水,给我点个“好看”吧
今日话题
你一般每天喝多少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