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BB机究竟是什么?
老式救火水车为什么现在还能用?
交警是通过什么
来预判道路拥堵情况的?
近日,由佛山市公安局和广州日报联合主办的 广佛小记者走进佛山警营体验智慧新警务活动 正式开启,活动共邀请了25名小记者以及25名家长参与。
一个上午的时间,
这些小记者们不但理解到
佛山公安的辉煌历史,
也体验了交警蜀黍
是如何通过智慧新警务
管理城市交通、打击路面犯罪的。
第一站
理解佛山公安历史
一大早,小记者们就来到佛山公安历史博物馆。 在这里,李警官向小记者们介绍了各个时期的警服、佛山警队的历史革沿。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公安第一套警服,而这是第一套有警号的警服,这是第一套有警衔的警服,是不是都很帅? ”在警史馆一楼里,小记者们就已经兴致勃勃,对着不同制式的警服拍个不停。
而到了警史馆二楼,更多珍贵的历史警用装备,更是让小记者们兴奋不已。 枪支器械、手式电话、警用BB机、老式救火水车……这些比他们还“年长”的物品,都是他们此前从来没有见过的。
“为什么这么老的救火水车还能用? ”“为什么这些塑料盾牌那么坚固? ”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李警官都一一耐心解答: “因为这个救火水车是铜制的,每一个年代对于救火装备的要求都非常高。 ”“这些塑料并不是普通的塑料,它们可以帮助公安叔叔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
在警史馆近一个小时后,小记者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小记者麦可欣说,她最喜欢看的还是公安叔叔的枪支器械。 “因为公安叔叔拿着枪的时候都很帅,他们可以为我们打击犯罪,保护我们的安全。 ”
第二站
体验智慧新警务
上午10时许,小记者们来到了佛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在一楼大厅的智能机器人“小易”马上引起了小记者们的兴趣。 很快,小记者们便和“小易”对话,打成了一片。 “小易”是交警支队新引入的“引导员”,可以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进行智能引导。
随后,小记者们参观了佛山市公安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佛山市警邮合作网办中心、车管业务监管中心等。
在佛山市公安局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康警官现场向小记者讲解他们如何应用大数据来有效管理城市交通的状况,如何通过“鹰眼视角”来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管控,如何通过大数据比对,对“失驾人员”、违法车辆进行打击。 在现场,员警还播放了一段微视频,来还原交警追截套牌车辆的全过程。
“我们通过平台通过大数据,每两分钟可实现一次全市实时路况更新,主动发现拥堵路段,并将信息及时推送至交警部门,交警部门及时干预,统一调度,快速出警,有效减少交通拥堵警情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你们爸爸妈妈用的高德地图上面显示的交通情况,就是我们这里所发布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驾驶员就可以智能躲避拥堵路段,选择最顺畅的道路出行。 ”听到员警的解释,不仅小记者们,连随行的父母都不断地点头。
在车管业务监管中心,小记者们则理解到车辆年审的监督过程。 “佛山98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的年检数据,都会上传到监管中心这里。 我们会通过智能审核和人工审核,来对上传的资料进行核对,确保车辆不带病上路。 ”员警介绍说。
家长方先生说,参观完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后,自己对其中的高科技觉得非常震撼,今后他也会加强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 而小记者张颖妍则动情地说,她深深地感觉到了交警工作的艰辛。 她还专门跑到交警们面前,对他们说了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