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创建排水单元达标先行区

新闻
网络
2019年11月13日 16:54

广州全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排水单元达标攻坚行动。13日,广州大学城水环境提升暨全市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会议在大学城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广州要将大学城营建成为全市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先行区、海绵城市营建示范区,区域内10所高校要成为全市第一批排水单元达标单位;力争到2020年底,区域内主要河涌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目标:进一步提升大学城水环境品质

广州大学城总面积18公里,水域面积1.02公里,被大石、三枝香、沥滘水道环绕,共有14条河涌,现状为分流制排水体制,已建成污水管网80公里,转输至沥滘污水厂处理;雨水管网140公里。大学城沿江堤防已基本达到200年一遇标准,区域内涝防治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标准。

目前,大学城已全面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针对雨水、污水管网错混接问题,市水务局联合广州大学,以广州大学合益围涌为示范点,通过系统摸查广州大学雨水、污水管网运行现状,共发现139处错混接问题,其中,校内雨、污管网错接混接点130处,广州大学与市政排水系统错混节点9处。目前均已完成整改,有力推动了排水设施的良性运转,整治后的合益围涌达到了不黑不臭标准。同时,水务部门也着力推动其他高校抓紧做好相关整改工作,目前其他高校中已有6所开展溯源摸查,共发现错接混接点518处。

会议提出,要将广州大学城营建成为我市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先行区、海绵城市营建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广州大学城整体水环境水平,成为广州市对外交流的名片和窗口。与要达到的目标相比,目前大学城还存在水环境品质不佳,内涝防治标准偏低,部分区域景观较差等问题。

措施:修复错接、漏接管网 整治河岸美化绿地

会议提出,将立足于将大学城水生态示范区营建成为国家级黑臭水体治理及海绵城市营建综合示范区,加快实施《广州大学城水生态示范区营建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底,区域内主要河涌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到2025年底,区域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内涝防治有效应对50年一遇暴雨不成灾,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0%。

会议要求,尽快完成大学城高校校区排水管网排查,查清排水管网错接、漏接问题,以及查清隔油池、化粪池设施运行存在问题。2020年4月30日前,完成大学城高校校区排水设施整改验收工作,为10所高校校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合格挂牌,成为全市第一批排水单元达标单位。要在2020底前,完成包括除10所高校以外的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排水设施提升及海绵化改造工作;对大学城约80公里公共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摸查,对摸查发现的雨污混接管道进行分流改造;对大学城约140公里公共雨水管网进行全面摸查,对摸查发现的3161处雨污混接管道进行分流改造,对存在结构缺陷的公共雨水管进行修复。

此外,还将加强大学城公共设施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3项主要工作:其一,道路修复工程。针对大学城现状道路存在的人行道、自行车道破损严重问题,开展3条环路道路修复工作,其他25条支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修复。在修复道路设施的同时,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削减道路及周边地区雨水冲刷产生的面源污染。

其二,河道堤岸整治及生态修复。打造弹性水空间,开展3#涌堤岸整治、中心湖及8-1#涌生态修复,利用再生水厂进行生态补水,提升水体生态自净功能及景观效果。

其三,公共绿地改造提升工程。对大学城公共绿地、外环绿道及周边绿化景观、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配套服务设施等公共绿地提升改造。

攻坚:5年时间完成2万个排水单元达标

今年9月,广州市印发了第4号总河长令,在全市开展排水单元达标攻坚行动,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全市建成区1293平方公里,约2万个的排水单元达标工作,排水单元红线内管网完成雨污分流整改,片区内雨水、污水分别进入独立收集系统,基本实现雨污分流。从源头清理和规范排水户行为,形成排水用户全接管、污水管网全覆盖的国内一流的排水体系。会议指出,排水单元达标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攻坚克难。

按照广州市总河长令第4号工作部署,2020年底前我市排水单元达标比例须达到60%,率先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含学校)类排水单元达标工作;2024 年底前,基本完成排水单元达标营建任务,建成区雨污分流率达到90%以上。目前,一些排水单元已在先行先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会议要求,各区要继续加大力度,一是细化实施方案及分年度实施计划,要把相关工作做在前面、务求实效,尤其是老旧小区、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雨污错混接相对严重的区域,要优先予以安排。二是要切实强化排水单元红线内设施管理。对于各排水单元红线内的排水设施,要牵头逐一明确其内部排水设施的权属人、管理人、养护人、监管人,并参照河长制公示牌的做法,在排水单元内显着位置进行公示,确保“四人”到位。三是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同步实施排水单元配套公共排水管网的新建工作,确保排水单元内部改造完成后,片区污水收集进厂,雨水就近入涌或其他自然水体。同时对存量公共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摸查,针对错混接、淤塞、塌陷、错位、外水渗入等各类缺陷隐患,通过大中修、更新改造等方式进行彻底修复。

会议还提出,建立监管考核及问题协调机制。依托市河(湖)长制,建立水务、住房城乡营建、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教育、卫生、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过程监管及问题协调机制。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将住宅、学校、工业(商业)企业、医院等排水单元的达标攻坚工作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定期检查并督促各排水单元权属单位按镇街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落实相关整改工作。此外,由市河长办负责,自2020年起,将各区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纳入河长制考核体系,每月对各区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进展进行通报。

大学城南亭大社涌实景

经过整治的大学城合益围涌

大学城南亭西街涌

大学城中心湖风景如画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大学城 单元 管网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