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补一冬 冬补三九有法度

新闻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9年09月11日 20:27

本刊编辑部

说起冬补,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气。民间素有“冬天进补,来年打虎”之说,可见其家喻户晓。但怎么冬补,却是各行其是。入冬以来,每日里骨头、羊肉、老母鸡煲汤者有之,大鱼大肉顿顿不离者有之,置办药饵补气、补血、补肾者有之,打点膏方进补者有之……但其实,许多人把冬补幻想得过于简略了。

依照天人合一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道理来说,冬天的确是进补的时令。但也应当分地域,分体质,看详细情况,不行混为一谈。例如岭南区域冬藏的空气就不甚显着,更温暖的当地乃至没有冬藏,这大鱼大肉的冬补就有点儿不适当:又现在北方乡镇家中、办公室多有暖气,天干物燥,少了些湿润,若补之不妥,则有炎热实火之虞。至于个人体质,则有实有虚,有热有寒;即如虚者,也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同,岂能乱补?

由此看来,进补的确不能以一规则方圆,而是应当因地、因人、因时而宜。因而,关于不同人来说,怎么冬补就大有考究了:尽管冬天进补从古有补肾之说,但关于气虚、血虚又何曾不该对症补之?况且国人进补形式多样,民间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之说,加上药饵、运动等等,详细到个人终究该怎么挑选,的确是一个有待选择的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准则,就是《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无扰乎阳”。尽管说“秋冬养阴”,但“冬至一阳生”,并且冬天最冰冷的三九天恰恰自冬至开端,许多人的冬补也自此始。因而,冬补亦应有度,千万不行盲目过补,以至于补出炎热实火来,扰动人体初升的阳气,那就因小失大了。

本刊此次邀請专家谈冬天进补,虽不能给读者供给详细冬补秘方,但望能使我们多理解些冬补常识,多把握一些冬补手法,使眼下的冬补进行时更称心如意。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黄帝内经 药饵 患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