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德是妈妈的老家,在我年幼时,猎德仍是一个享有“瓜果之乡”美誉的村落,端午赛龙舟是这儿的传统,来这儿看龙舟的人摩肩接踵,而对我而言,回忆深处最难忘一次,是坐在竞赛的龙舟上看龙舟,够特别吧!
那是我大概在十岁左右的一年端午节,妈妈带着我来到外婆家看龙舟,此刻猎德岸边已被围得风雨不透,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挤到最前面了。老妈真有方法,她找来了大舅父,把我交给他:“你带他坐到龙舟上吧。”就这样,大舅父把我抱到泛动着的龙舟上。
看到龙舟上几十个面生的划桨手,那么大阵仗,我登时惧怕起来:龙舟那么窄,却坐了这么多人,等下龙舟划起来,动作必定很剧烈,要发作什么意外时,我可怎么办呀?回岸上是不可能了,众目睽睽之下多没面子,并且“胆小鬼”的帽子就戴定了,想脱也脱不掉!要知道,在他人眼里,能坐到龙舟里是件多么荣耀的事。我是个男仔,硬着头皮也要在龙舟上待下去!
一声长哨,容不得我多想,容不得我惧怕,咱们这条以及周围几条龙舟已抢先划出去了。大舅父腰圆膀宽,专司擂鼓,这条龙舟上的划桨手都要跟着他的鼓点节奏,拨桨、翻桨、入水,循环往复。只见他双手拿着鼓棰,一上一下,擂在那比锅口还要大的鼓面上,宣布比现在的低音炮还要沉重的音效。我就坐在锣鼓周围,感觉那两个鼓棰就像捣在我幼嫩的心窝里,想哭却不敢哭出来,乃至闪过一个想法,求求大舅父不要再擂了,但又心知这是不可能的事。
唯有闭上眼睛,捂着耳朵,咧着嘴巴,唯心肠抵挡着那两个捣在心窝上的重棰,不时悄悄眯着眼睛看看龙舟划到什么地方了。只知道龙舟过了村舍、过了竹林、过了菜田、过了果基,所过之处,岸边的社员不断点燃一长串的鞭炮,硝烟弥漫,“加油”声此伏彼起。
过了水闸后,来到了宽广的河面(听说那里便是珠江了),鼓声逐渐没有那么沉重了。不知过了多久,竞赛总算完毕了,被鼓声揪得紧紧的心总算能够放下了,我的眼睛也总算能够放心肠睁开了。
我坐的这条龙舟最终拿了第几名,我现已忘了,但这次坐在龙舟上看龙舟的阅历,让我至今难忘,成为我对猎德形象里的华彩乐章。 (岚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