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升序组中,一开端的小分量优先让前两种肌纤维疲惫,最终的大分量影响则可以让一切肌纤维一同被征集到。
在一次健身练习中,咱们最关怀的,无非是练习动作的分量、次数、组数等几项内容。而这几项的数量、次序的设置,也直接联系着咱们的练习作用。
现代的健身韦德体系一般以为:2-3组,8-12次的次数组数,以及刚好能让你在8-12次动作完结后力竭的练习分量,就是相对较佳的肌肉围度添加指数了。
RM(Repetition Maximum最大重复数)
RM是练习负荷的单位,一般是指当你举起某个分量时,最多能重复的次数。
比方你卧推做1次,最多能推起50kg,那50kg就是你的1RM卧推分量;同理,假如你推40kg卧推,最多可以做8次,那40kg就是你的8RM卧推分量。
以力竭为首要练习方法。不同练习意图,有着不同的最佳RM区间。
这没有错,曾经咱们也介绍过,8-12RM的练习负荷,正好是你身体的运动供能进程中,糖酵解体系最高效的时分。
而调配30秒-90秒的组间间歇,可以引起成长激素的许多排泄,更好更有用地影响你的肌肉成长!
只不过,这套经典的练习方法疏忽了一个问题:健身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进程。
实践练习时,咱们常常会有感觉,每个动作做3组10次,却往往在最终一组时就没劲了……后台也有永久有相似的发问:“斌卡啊,我做到动作的最终几组,就彻底没力气了,那我应该怎样调整次数和分量呢?”
举着举着,就举不动了……
童鞋们,画龙点睛!你们其实问到了另一种对初学者很有用的健身方法。今日咱们就来讲讲:练习中几组动作的次数,升序好仍是降序好?!
升序组?降序组?
练习时做着做着就做不动了,是初学者常常碰到的状况。这种时分怎样办,做不动那就不做了?当然不可!
碰到这种做一半就没劲的状况,最常见的方法一般是调整分量和次数的配比,减轻分量接着做完,或许是下次挑选稍小一些的分量。
不过,为了更好地肌肉添加,咱们并不主张你轻易地下降自己的最大分量。要知道,力气练习的作用,跟你挑选的最大分量是有很大联系的(小分量底子不能有用影响肌肉成长,而80%1RM的大强度运动,可以显着添加肌肉力气和体积)。所以最简略的,是调整你每组的分量配比。
你可以挑选一开端用小分量,然后渐渐添加负重,最终一组举起标准分量;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行之,一开端做标准分量,然后减小负重。这两种都能确保你能按量完结。
不过,这两种方法哪种对肌肉添加作用更好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运动科学理论里也是争辩了好久,是所谓的传统问题。
升序组vs降序组
升序组(Delorme法)
练习中,先用一组中小分量练习,然后逐步提高成大分量,是科学家Delorme提出的渐进式阻力运动概念(progressive resistive exercise)。
比方你能做100kg的深蹲10次,那么升序组的做法是:第一组做50公斤10次,第二组做75公斤10次,第三组做100公斤10次。这样就规避了疲惫导致的练习不能完结。
降序组(牛津法Oxford)
练习中,先做大分量练习,然后再做小分量。
相同的100公斤10次深蹲。降序组的做法是:第一组做100公斤10次,第二组做75公斤10次,第三组做50公斤10次。这样你仍旧可以比较轻松完结练习。
那么,究竟哪种方法更好呢?
升序降序,哪种更好?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对这个传统的健身练习问题也很有爱好,他们找来了50名试验方针,在9周的时间里,让被试者每周进行3次腿部练习,每次练习内容是3组10次的坐姿腿屈伸,别的,研究人员每周会依据被试者的力气提高状况,来进行一次练习分量的调整①。
练习动作-坐姿腿屈伸
被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选用德尔罗姆练习法,也就是升序组:3组动作,坚持每组10次不变,第一组运用10RM50%的分量,第二组选用10RM的75%,第三组是10RM100%。
第二组被试选用牛津练习法,也就是降序组:3组动作每组10次不变,第一组用最大分量10RM100%,第二组和第三组则相应削减分量。
周试验完毕后,研究人员发现:德尔罗姆法也就是升序法,对肌肉力气的提高稍胜一筹,升序组均匀要比降序组多举起了4.5公斤的分量。不过,这个差异比照全体的力气添加,并没有那么显着。
其实我个人以为,升序组和降序组在练习原理上是没有太大差异的,都是经过肌肉的征集水平来完结的。
不过关于一般练习者,尤其是刚开端练习的初学者,升序组的练习方法,可以让练习的完结度更高罢了(顺带说,我觉得升序降序的差异,在初学者身上更显着,对高阶练习者,差异则微乎其微)。
为什么大分量对肌肉更好?
上面咱们说到,升序组和降序组的特色在于:让不能全程完结最大分量的初学者,在练习中既能用到最大分量,又可以确保按量完结。
那为什么升序组,对初学者作用更显着,对高阶练习者则根本没差呢?
事实上,一组典型的力气练习中,肌肉里的单元征集是有规则的:运动一开端,运动开端阈值比较低的Ⅰ型(慢肌)纤维和Ⅱa 型肌纤维(氧化酵解快肌)会被最早征集。不过,这些肌纤维并不是你的悉数,到上述两种肌纤维疲惫时,运动开端阈值比较高的IIb型(酵解型快肌)就会被征集②。
而想要经过力气练习来增肌减脂,你最好让一切的肌纤维都被练习到。尤其是Ⅱ型肌纤维,它们的体积更大、练习作用更好、燃脂才能也更强。
也就是说,健身练习中,为了练习作用好而着重的“力竭”状况,不仅仅是说你觉得自己现已举不动了,而是从三种肌纤维的意义上,都被征集而且练习到疲惫才算完事。
不过要注意,Ⅱ型肌纤维只要在外在影响负荷比较大的时分才会被有用激活,单纯的小负荷疲惫并不能激起它们的爱好。也就是说,你出去遛弯一天,走的腰酸背痛腿都肿了,因为练习负荷不行,也不会走出健美先生相同的大块头……
别的,因为肌纤维的征集有优先级,在降序组中,当时两种运动阈值比较低的肌纤维还没有彻底疲惫,乃至还犹有余裕时,你就把练习负荷降下来了,那么即便在后几组动作中,前两种肌纤维现已疲惫了,因为练习负荷不行,也不能引起Ⅱb型肌纤维的爱好,达不到足够好的练习作用。
而升序组中,一开端的小分量优先让前两种肌纤维疲惫,最终的大分量影响则可以让一切肌纤维一同被征集到。别的,因为前两种肌纤维在开端的几组后现已疲惫了,最终的大分量组对Ⅱb型肌纤维的影响尤为显着,当然练习作用也能更胜一筹咯~
升序组降序组的肌肉征集比照
升序组
开端的小分量让I型肌纤维和Ⅱa型肌纤维预先疲惫,最终的大分量组更好地征集一切肌纤维,并影响Ⅱb型肌纤维,练习作用更好;
降序组
开端大分量仍是优先征集I型肌纤维和IIa型肌纤维,而当这两种肌纤维还没有彻底疲惫时,练习负荷就下降,之后的练习无法影响IIb型肌纤维,练习作用相对缺乏。
不过关于高阶练习者说,终年练习会让他们的无氧耐力和乳酸半时反响,可以支撑他们用相同的大分量完结最佳次数组成(80%10RM做10次3组),这样每组都能有好的影响作用,练习作用比较升序组或降序组天然也就更好了。
高阶练习者完结标准的负荷,作用更好
别的,许多朋友在选用升序组这种练习方法时,因为一开端挑选的分量过重,到最终一组大分量时就很难确保动作标准,反而更简单受伤!
所以主张咱们在用升序练习法时,必定要注意安全和动作的标准性!挑选适宜的练习分量即可,宁轻勿假,不要为了寻求大分量,反而让练习作用变差或许受伤~
咱们一向着重,健身练习是一个按部就班,并不断优化调整的进程。不同的练习意图,有不同的练习负荷。而关于不同练习程度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最佳动作和练习方法:初学者或许更需求领会动作中的肌肉感觉并确保方针肌群被练习到,而高阶练习者则或许更寻求每一个细节的打造及力气的提高。
因而,即便是最经典的力气练习方法,也并不是说是就对一切人都通用的。依据本身的特色和方针,找到最适合当时的练习方法,然后各个阶段不断调整,才是确保你不断进步的正确方法!
作者:斌卡
原文标题:做到一半,怎能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