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倒刺,先泡再剪
气候枯燥,手指缝的皮肤角质层易干裂,恼人的“倒刺”就呈现了。倒刺的处理有许多考究,假如办法不得当,创伤简单感染。
指甲周围的倒刺,学名叫“逆剥”,是角质层过于枯燥而发作别离导致的。角质层是皮肤表层上一层薄薄的“死皮”,其外表有一层皮脂,是皮肤的天然保湿剂,能够削减角质层水分蒸腾,使角质层和下面的皮肤严密贴合在一起。假如皮肤枯燥,或是经常用番笕、洗涤剂等洗手,除去了皮肤外表的皮脂,简单让角质层失掉维护,呈现枯燥和剥离。
倒刺一碰就疼,又有碍漂亮,让人情不自禁想去撕掉它。但“十指连心”,手指末梢神经丰厚,假如轻率撕掉,不但会瞬间发作刺痛,导致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并引起创伤扩展、流血、感染,乃至发作甲沟炎。
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先用40℃左右的温水泡手5分钟,使指甲及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再用尖利且清洁的指甲刀从倒刺根部规整地剪掉。切不可在没有泡手的情况下直接剪,由于枯燥的倒刺在剪除时或许构成皮肤细小的撕裂,导致呈现更多的倒刺。
为防止感染,应事先用酒精给指甲消毒,处理后最好涂改一层护手霜,再用含维生素E的护肤品按摩指甲四周,削减长倒刺的几率。假如频频长倒刺,且不易愈合,则或许与缺少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有关,主张多吃绿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