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仲法
“以脏补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代名医孙思邈在长时间的医疗实践中,发现动物脏腑与人的脏腑在形状、安排及功用效果方面十分相似,采用了以羊肾粥治肾虚,羊肝治夜盲,鹿肾治阳痿,羊靥(羊的甲状腺)治甲状腺肿大等办法,获得显着效果。因而,他提出了以脏补脏,以脏治脏的学术观点。今后各代医家都有分析使用,但直到清末,才由名医张锡纯明确提出“脏器疗法”一词。
“脏器疗法”为什么有用呢?由于动物脏器所含的养分物质,能够弥补人体同类脏器的需求。如动物肝脏含有人的肝脏活动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其他食物中缺少的维生素A。动物的骨、皮肤、肌腱等,也对人体同类安排所需的养分和组成要素有弥补效果。动物的胃、肠、胰、胆等器官排泄的酶和激素,能够弥补人的同类器官的排泄缺乏。
动物脏器还对人体同类器官安排的损害和免疫低下有修正、补充效果,如某些器官的感染、变性、外伤、功用减退、免疫功用不良等,用动物同类脏器辅佐医治,能够有增强修正功用的效果。
以上这些效果,中医认为是脏腑间的“同气相求,相互感应”效果所造成的。当然,凡事总需辨证看待。假如盲目迷信而走极端,是会闹出笑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