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月饼广告语 中秋佳节话月饼

养生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03月05日 05:03

石柱国

月饼种类 五光十色

如今,我国月饼,种类繁多,五光十色。按口味分有甜味、咸味、甜咸味、麻辣味;按馅料分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茶叶、蛋黄等;按造型分有光面和斑纹面的,其形状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厚有薄,有实有空;按产地分有苏式、广式、京式、滇式、徽式、川式、沪式等。

苏式月饼,皮酥馅香,油而不腻;广式月饼,色泽金黄,皮薄馅厚;京式月饼,外形精巧,口味甜美;滇式月饼,甜咸适中,酥脆爽口;徽式月饼,造型漂亮,皮酥馅甜;川式月饼,麻辣多味,回味悠长;沪式月饼,皮油亮泽,酥润甘香。此外,还有荆州的“三楚月饼”;汉川的“荷花月饼”;恩施的“酥茶月饼”;太原的“提桨月饼”;哈尔滨的“老鼎丰月饼”;福州的“桂圆月饼”;杭州的“牛肉月饼”;宁波的“苔菜月饼”;成都的“麻辣月饼”;合肥的“冰糖月饼”、“茶汁月饼”;安庆的“麦陇香芝麻月饼”、“柏兆记火腿月饼”;台湾的“状元饼”、“乌龙月饼”;香港的“杂粮月饼”、“枣泥月饼”;澳门的“高碘月饼”、“钙质月饼”等,无论是在外观上、图画上和口感上都各具特色,或成当地的名产。

各地赏月食饼的奇风异俗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很多,中秋之夜,各地赏月吃饼的风俗各异,极端浪漫而又风趣。

分食月饼 黎族同胞在每年八月中秋之夜,各寨子青年男女都要举办歌舞集会,参与舞会的青年男女,都要自带一些糖块、瓜子、月饼之类的食物。人员到齐后,我们便集合在篝火旁翩然起舞,放声歌唱,然后,相互交流,分食带来的食物,在欢声笑语中,把节日气氛面向高潮。此刻,一些未婚的青年男女,趁此机会找寻满意的伴侣。

谢月神吃月饼 傣族的青年男女在“泼水节”找到意中人后,便在中秋之夜双双举办“谢月娘”的风俗。白日,小伙子上山打猎,姑娘们河滨捕鱼;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竹楼渠道之上,把白日捕获的猎物做成菜肴,摆在餐桌上,并在餐桌的四个角摆上四块月饼,标志四季安全、四季团圆。此刻,老一辈焚香点烛,情侣们便开端跪拜月神,感谢月神穿红线满足夸姣姻缘,然后我们围坐在一同赏月、喝酒、吃饼。

自做月亮饼 在贵州省的一些乡村里,中秋之夜,孩子们成群结队,相互邀约,在家中拿出面粉、芝麻粉、白糖和锅、铲、勺、碗等用具以及木柴等,在户外空场上,垒砖砌灶,搭起条桌,做月亮饼。一般都在晚上十一时左右,我们将月饼分食,对着月亮,唱歌跳舞,非常风趣。

唱月饼 在山东省有些当地盛行唱月饼、赛月饼的风俗。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月饼,当妈妈的就把做好的月饼放在麦秸编制的圆盘上,晚上让孩子们到村头广场上去唱月饼、赛月饼。我们交流着吃,比比谁家妈妈手工好,月饼做得好吃。边吃边对月亮唱起来:“唱月饼、赛月饼,本年定是好光景。”寄托着对夸姣年景的神往。

走月亮吃月饼 在江浙一带的乡村,中秋之夜,有走月亮、吃月饼的风俗。晚饭后,一些姑娘或媳妇们,相互结伴而行,带上一些花生、瓜子、月饼等类的食物,出门走月亮,边走边吃,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明月西沉后,才开端回来,但凡带出来的食物,必定要在回来的路上吃光,不能带回家,不然就认为是不吉祥的。

全家合吃大月饼 在云南昆明一些乡村里,中秋之夜,有全家分食一个大月饼的风俗。白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个脸盆大的甜饼,又大又圆,叫“全家乐”。晚上祭拜月神之后,用刀切开,我们分而食之,孩子们则对着月亮跳起欢喜的舞蹈。

堆浮屠吃月饼 在江西一些乡村里,中秋时节,有堆浮屠吃月饼的风俗。白日,孩子们将家中的砖瓦搬到村头的广场上,堆成浮屠,塔为七层,上小下大中心空,并放置小桌一张,上面放着瓜果和月饼。晚上,浮屠表里点上灯烛,绚烂的灯火与天上明月争辉,孩子们集合在塔的周围,吃着月饼,唱歌跳舞,直到月亮西沉刚才回家。

舞草龙吃月饼 在安徽省一些乡村,孩子和大人们一同玩草龙。这种龙是以稻草为龙身,外糊彩纸,龙身插着蜡烛。中秋之夜,大人们高举彩龙,摇头晃脑,敲起锣鼓。孩子们点燃爆仗,纵情游玩,非常热烈。当夜色西沉之后,便将草龙抛进江河之中,回家赏月吃饼,共庆佳节。

夺状元饼 台湾高山族盛行一种“夺状元饼”的共同食俗。这种月饼,由小到大,共有63块,大的像面盆,最小的像银元一般大,参与夺状元饼的人们聚在一同,轮番将6颗骰子掷进大碗里,依据点数不同组合来抢夺状元饼,夺到了就意味着日后会遇上好运气,玩过今后,我们赏月、喝酒、吃饼。

吃月饼也有考究:一忌饥不择食,吃不出滋味;二忌用月饼佐酒,酒味会压掉饼味,还会影响胃的消化功用。

最佳的吃法,是把不同滋味的月饼切成小块,细嚼慢咽,食宜适量。先吃美味,再顺次吃咸味、甜味,最终再吃麻辣味。在吃月饼时最好是辅以茶水,且以绿茶为宜,既可解渴、去油腻,又可协助消化,爽口增味,妙趣横生。 【修改:木子】endprint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月饼 月亮 之夜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