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咬热 户外旅行防蜱咬

养生
大众医学
2021年10月26日 13:53

龙小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一派安静、美丽的草原风景。古往今来,这片奇特之地不知招引了多少文人骚客。今日,它又成为旅行者趋之若鹜的当地。关于喜欢探险、寻求影响的旅行者来说,充溢神秘色彩的大兴安岭、长白山等原始森林,更是魅力无量。但是,到这些风景旖旎之地去旅行,需求特别注意防备蜱咬。

蜱是一种小型节肢动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病前言。依据其形状特征,可分为硬蜱和软蜱两类。由于软蜱首要散布于牲畜的圈舍、窟窿等处,所以对旅行者并无多大要挟。硬蜱呈椭圆型,有一盾片构成的硬背(如图)。虫体分两部分,为颚体和躯体。颚体上有一对螯肢,是重要的刺割器。螯肢腹面有一对口下板,上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人体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蜱的嗅觉很敏锐,对动物和人的汗臭及呼出的二氧化碳特别灵敏,当人或动物与其相距15米时,蜱即能感知。它们平常多集合在地上、草尖或灌木枝叶的顶端,当人通过与之触摸时,便爬到人体皮肤较薄,且不易被搔抓的部位开端吸血。蜱的身体里带着有一些重要的病原体,如森林脑炎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鼠疫杆菌、布氏杆菌等,它在吸血的一起会将这些病原体传达给人。

咱们能够看出,潜藏于户外的硬蜱是旅行者的潜在要挟。不过,旅行者也大可不必谈蜱色变,进而对那些本来魅力无量的天然风景区发生恐惧感。只要在旅行过程中,多一点防备认识,采纳一些有用的保护措施即可。最简略的办法是将上衣塞入裤腰内,束紧裤带,将领口、袖口和裤脚扎紧,由于这些当地常常是蜱类爬向皮肤的“通道”。别的,关于身体暴露部分可涂擦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灵等,而且要常常彼此查看,避免被蜱叮附。当发现有蜱叮附时,应即时处理,可用氯仿、乙醇或火油涂在蜱体上,随后悄悄拔出;或用蚊香、香烟熏扰,使其天然退出;切勿猛拉,避免拉断蜱的口器,将部分虫体残留皮内。

最终,还得提示旅行者一句:在劳累出汗时,千万别将衣物、帽子脱下,搭在灌木丛或草地上,不然一些硬蜱会被你无意中带出疫区。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旅游者 路边 有一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