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头暖足 寒头暖足话摄生

养生
家庭医学
2021年09月05日 14:01

丁树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脉法》中指出:“圣人寒头而暖足。”据考证,“寒头”与“暖足”虽然在许多古医书中都有触及,但真正将“寒头暖足”四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论,则是帛书《脉法》的创始。“寒头暖足”是我国古代医家倡议的一个重要的摄生保健办法。

所谓寒头,就是要坚持头部寒凉,还应让头部尽量习惯天然温度的改变,不要略微有点降温、略有凉意就立刻戴帽子、包围巾等。“暖足”则是要让脚习惯四时改变,及时“祛寒就温”。当夏天曩昔秋季来暂时,就不要再穿凉鞋、拖鞋,而是应当穿上袜子和鞋,使脚常常处于温暖状况。

中医以为,头为诸阳之会,所以才会有“寒头”摄生之理。《黄帝内经》里岐伯答黄帝之问时说,从人体经脉和络脉的循行走向来看,人的阴精、气血特别是阳气,均上走于头面,人的五官也会集在头面部位,因而头面部的阳气最足够,功用最多,也最能耐寒。《难经》也有“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唯一阳脉皆上至耳目,故令面耐寒也”的说法。唐代名医孙思邈从前指出,不论是多么酷寒的冬天,不论卧室里气温多低,“头边亦不行安火炉”,不然易引起头痛、头晕或患上呼吸道等疾病。孙思邈还说“冬夜勿覆头,得长命”。蒙头睡觉使得部分小环境的空气不流转,影响体内氧气供给,醒后易头晕、胸闷、乏力、精神不振等,还可诱发做恶梦,一起也使头部温度过高而有害健康。

寒头就是应该让头部尽量习惯天然温度改变,只要的确需求时,才干适度运用帽子和围巾等。咱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头面部发热、温度升高时,常会感到头昏、心烦,思维能力下降,若此刻用冷水洗一洗头,往往能起到清醒脑筋和进步思维能力的效果。让头部相对坚持低温,还有利于改进睡觉。因而,蒙头睡觉和将头接近火炉、火墙睡觉来御寒,是有害健康的。

民间有“寒从足下起”的说法,是因为足为人体阴气重地,“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阴经之气会集在足底,聚会于足心,所以阴气并走于下部导致足底冰冷。一起,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这两条与生命“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紧密联系的重要经脉,都起始于足部,这又标明足在生命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安排。药王孙思邈早就提出:“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取暖,勿令下冷而无生意,常欲使气鄙人。”进入深秋季节后,就要特别留意足部保暖,老年人体质衰弱,可考虑用微火暖足,常常坚持下肢阳气足够,关于防备疾病很有优点。

人的足部间隔心脏最远,是最易遭到寒邪侵袭的部位,特别是秋季寒流降临和酷寒的冬天。但暖足也要留意办法。有的人喜爱在围炉烤火时用炉火烤足,那样并不好,简单导致足部皮肤皲裂。最好的暖足办法是用热水烫足。每晚寝息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足20分钟,水温低了就再参加一些热水,必须使水温一直坚持在40℃左右。热水烫足具有促进气血运转、和煦脏腑、通经活络的效果,然后调理内脏器官功用,有用协助入眠,进步睡觉质量,防备风寒伤风等外感病。关于足凉或许气血循环较差的人,还能够挑选一些温阳活血的中药,如干姜、附子、吴茱萸、当归、党参等煎水泡足,很有优点。坚持用热水烫足还能遣散寒气,温暖全身,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惫。特别是在急行军或翻山越岭之后,用热水浸泡双足,有助于消除疲惫和康复膂力。

除了睡前温水泡足外,有条件者也可在早上运动之后用热水泡足,能够健脑强身,故老中医有“晨洗脚,胜吃药”之说。endprint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头部 热水 阳气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