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励
我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练拳多年,感觉对健康很有协助。前不久,我因膝关节痛苦到医院做查看,被确诊为膝骨关节炎。医师吩咐我平常运动和活动时要当心,要留意维护关节。请问,我还能够继续打太极拳吗?
传统中医关于摄生及病后恢复发起“以动养形,以静养神”,动态有度方能形与神俱。太极拳考究寓静于动、动态结合,不同于当下较为盛行的广场舞,并非一味寻求“动”或寻求不断添加运动量,而是寻求“动”与“静”的平衡,努力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并经过调理本身的呼吸、意念及心情,促进心身一体、经络气脉晓畅。
太极拳动态结合,圆润柔软、中正安舒,对膝骨关节炎的优点是能够渐进性训练腿部肌肉力气,尤其是部分肌肉的耐力和人体的平衡才干,进而改进关节症状。练拳时膝关节处于30?~40?微屈半蹲的状况,与膝关节功用位符合,经过重心左右轮换及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软组织不断完结螺旋式弧形运动的动作,使得膝周围肌肉得到训练,添加了膝关节的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大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缓解关节生硬症状。多篇文献显现,太极拳能够有效地改进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痛苦及关节功用,且无显着不良反响。对严重影响老年人生计质量和独立生活才干的跌倒也有较好防备效果。美国风湿病学会于2012正式将太极引荐为医治膝骨关节炎的非药物疗法之一。此外,关于伴有焦虑、郁闷等心情妨碍,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及血糖、血脂反常等代谢综合征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操练太极拳还能够协助患者调畅心情、改进心肺功用、改进血糖血脂等生化目标,可谓一举多得。
科学练拳,进步效果
尽管练太极拳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有许多优点,但也要考究办法,才干收到最佳效果,下降因不妥操练导致损害的可能性。
1.练拳前先热身,练拳后要放松
膝骨关节炎患者本身肌肉大多已呈现阑珊,肌力下降,故在进行太极拳完好套路操练之前,能够慢跑或原地跑,为身体预热,然后进行膝关节的绕环、下蹲等操练。也能够把准备活动和太极拳的单式操练结合在一起,如先做高架式马步桩、左右蹬腿、上步、让步等,待身体微热后,再进行成套操练。操练后应留意膝关节的放松,可采用揉、捏、拍等按摩办法,使膝关节运动有张有弛,防备膝关节损害。
2.挑选适宜的拳种
太极拳门户较多,有杨式、吴式、陈式、简化太极拳等。膝骨关节炎患者不要挑选对下盘要求较高的太极拳种。杨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可改进患者症状、减轻膝关节痛苦;而陈式太极拳对下盘的要求较高,跳、蹬、震、弹的动作较多,不太合适膝骨关节炎患者。膝骨关节炎患者宜遵从先徒手后器械、先短套路后长套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准则,使身体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进程。
3.重心不要过低
打太极拳的“架子”不该太低,以削减膝关节的压力。在操练进程中,以高架式和小步幅、小视点和慢旋转为主。特别要留意,膝关节不管处于曲折仍是伸直状况,应一直与脚尖方向保持一致,膝关节曲折时不该超越足尖(如弓步定势时)。
4.要适量适度当令
膝骨关节炎患者练太极拳一般以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且要有继续性。有研讨显现,继续训练太极拳6周(每周2次,每次1小时),身体功用改进,膝痛削减;4个月后,膝关节周圍肌肉力气显着增强;1年后膝关节柔韧性及平衡功用改进,老年人跌倒次数削减。此外,膝骨关节炎患者还要防止风寒湿外邪的侵略,尽量不要在风口操练,冬季要留意膝关节的保暖。太极拳对轻中度骨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但从关节动力学视点看,太极拳脚步可添加下肢关节的切变应力,故举动困难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宜练太极拳,避免加剧关节磨损。此外,在膝骨关节炎发生期、痛苦显着时,不要练拳,避免加剧炎症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