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药”阿司匹林
作为医药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已在临床运用百年,至今仍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用于医治伤风、发热、头疼、牙痛、关节痛和风湿病等。因为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集合效果,还被广泛运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防备和医治。
阿司匹林的首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口服后在胃肠道被快速吸收,30~40分钟后在血液中到达浓度峰值,60分钟可起到显着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血浆半衰期约为20分钟。阿司匹林的首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影响,可呈现厌恶、吐逆、上腹部不适或痛苦等症状,乃至发作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严峻时可并发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剂型不同,有何差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隶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陈 婧 方建国(主任药师)
阿司匹林有一般片、泡腾片、肠溶片、肠溶胶囊等多种剂型。不同剂型的阿司匹林,有何差异呢?
一、 制剂工艺上的不同
阿司匹林一般片多由乙酰水杨酸质料加上合适的辅料,如淀粉、滑石粉、柠檬酸等,制成颗粒后再压片制备而成;泡腾片是在一般片的基础上参加泡腾崩解剂,如有机酸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可促进乙酰水杨酸在水中快速崩解并开释,进步生物利费用,且服用便利;肠溶片和肠溶胶囊是在药物外包裹了一层肠溶衣,在酸性环境(即胃液)中不溶解,在碱性环境(即肠液)中才溶解,可防止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影响。
二、 起效速度不同
阿司匹林一般片口服后在胃内已开端吸收,大部分在小肠上部吸收,吸收敏捷、彻底;阿司匹林肠溶片(肠溶胶囊)吸收较慢。研讨标明,平等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肠溶胶囊)的效果不及一般片。这是因为肠溶片(肠溶胶囊)在中性至碱性的小肠中才被开释出来,药物吸收削减,生物利费用下降,然后削弱了血小板的抑制效果;平等剂量的阿司匹林泡腾片,因为参加了崩解剂,在水中能快速溶解开释,构成液体制剂,生物利费用升高,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一般片。
三、 安全性不同
阿司匹林一般片和泡腾片对胃肠道影响较大;阿司匹林肠溶片(肠溶胶囊)在肠道内溶解,可防止对胃黏膜的危害,长时刻服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病症不同 用药悬殊[A1]
阿司匹林一般片 每片含阿司匹林0.5克。常用于一般伤风或流行性伤风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痛苦,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留意,阿司匹林仅能缓解症状,不能医治引起痛苦和发热的病因,需一起运用其他药物对因医治。阿司匹林一般片适用于需求短期解热镇痛的患者。
阿司匹林泡腾片 每片含阿司匹林0.5克。习惯证与阿司匹林一般片相同。因为泡腾片可使药物在水中快速崩解,合适儿童和口服不便利、吞咽有困难的白叟短期服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首要用于抗血小板医治。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肠内消融,对胃影响小,安全性明显优于一般片,合适长时刻服用。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 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首要用于:①镇痛、解热:与阿司匹林一般片相同;②抗炎:为医治风湿热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病因,也不能医治和防备心脏危害及其他合并症。③抗血栓:对血小板集合有抑制效果,可防止血栓构成。阿司匹林肠溶胶囊与肠溶片类似,对胃黏膜影响较小,合适长时刻服用。
慎重服药 办法正确
1、 服用时刻
阿司匹林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时,宜在早上6时~7时用药。有轻、中度高血压且一起服用阿司匹林防备心脑血管事情者,晚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轻度降压效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肠溶胶囊)有必要整片(胶囊)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肠溶片(胶囊)宜在饭前服用。若饭后服用,本来酸性的胃液在食物稀释效果下,可相对呈碱性。肠溶片(肠溶胶囊)的外层包衣在碱性环境中,或许部分溶解,使药物露出,会影响胃黏膜。
阿司匹林一般片用于解热镇痛时应在饭后服用,以防止对胃肠道影响。用于退热时,接连运用不宜超越3天;用于止痛时,不宜超越5天。阿司匹林泡腾片应放入温水中溶解后服用。
2、 服用剂量
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抗血小板集合,防止构成血栓。宜长时刻用药,每日75~150毫克。
用于解热镇痛时,运用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一般片即可:6~12岁儿童,一次半片(0.25克);12歲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0.5克);若继续发热或痛苦,可距离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越4次。
用于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医治时,需求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一般每日3~6克(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克),分4次口服。
3、 服药留意事项
* 不管哪种剂型的阿司匹林均不行与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伤风药合用;不宜与抗凝血药(如香豆素、肝素)及溶栓药(链激酶)同用;不宜与抗酸药(碳酸氢钠等)同用;不宜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合用,避免添加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宜与口服降糖药和甲氨蝶呤同用,阿司匹林可加强其效果。
3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妈妈和哺乳期妇女、哮喘患者以及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活动期,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削减症,视网膜出血、脑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A1]似有不当,主张改为“不同剂型 鉴别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