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勤
“宫颈溃烂”的宿世此生
中国文化真是博学多才,提到“溃烂”二字,肯定能够让你闻及色变,画面感实在太激烈,想当然地以为“宫颈溃烂”就是不可救药、无可救药。这种听上去很吓人的“病”,其实很早就现已被“宫颈疾病”驱赶出来,也早就为其正名:“宫颈溃烂”是一种生理现象,而并非一种疾病。
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中已正式取消了“宫颈溃烂”这一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即便是这样,近十年,虽然有许多相关的科普以及宣教,依然有许多人群對其抱有偏见。
正常生理状况下,宫颈部位有两种不同的细胞,分别是“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掩盖的当地类似于正常黏膜的色彩,这样的宫颈看上去很润滑;但接近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掩盖的当地则血管清晰可见,色彩都比较嫩红,看上去就像充血的姿态,形似“溃烂”。其实这并不是宫颈真的溃烂了,仅仅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向外延伸出来,柱状上皮所占宫颈的面积就会增大,而鳞状上皮细胞所占份额就会相对缩小,这个面积的巨细或存在与否因人而异,和每个人的体质也有必定的联系。正常状况下,大都育龄期女人都会因为雌激素的影响,表现出“宫颈溃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因为宫颈上皮相对单薄,在阴道菌群的影响下导致感染,可能会呈现白带量多、白带夹藏血丝、色黄、有异味,或许是同房后出血,这种状况下能够适度进行阴道栓剂的对症医治,不需求阴道冲刷,也不需求口服用药,更不需求静脉输液,医治的作用也不是用“宫颈润滑”来衡量的。所以提示广阔女人,万万不要在无良医疗机构的“忽悠”下,过度医治所谓的“溃烂”。
“宫颈溃烂”≠宫颈癌
不少女人会有一个误区,以为“宫颈溃烂(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会引起宫颈癌。事实上,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仅仅单纯的外观类似罢了。宫颈最大的敌人不是“溃烂”,而是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长时间继续感染,这是现在现已清晰的宫颈癌的首要病因。假如单纯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没有兼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不会导致宫颈癌的发作。
关于女人而言,定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查看(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监测的宫颈筛查才是维护宫颈的要害。世界卫生组织引荐的筛查攻略如下。
1.在有性生活的人群中,21岁以下不需求筛查;21~29岁的女人,引荐每3年筛查一次宫颈细胞学查看或巴氏涂片;30~65岁的女人,每5年筛查一次宫颈细胞学查看联合人乳头瘤病毒监测,或许每3年一次宫颈细胞学查看;大于65岁的女人,假如既往查看都为阴性,则不需求再进行筛查。
2.假如患者从前患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则在医治后依然要继续查看20年。
3.接受过子宫全切除的女人,假如曩昔20年内宫颈未曾有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癌症的,则不需求查看。
4.接种过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女人,和未接种疫苗的女人相同遵从筛查程序进行。
5.假如筛查反常,一般会主张进行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依据病理成果决议下一步医治。
以上都是宫颈筛查的准则,每个人的状况也会不相同,我个人以为,假如条件答应,能够缩短筛查周期。关于广阔女人而言,不需求纠结自己的宫颈是否有“溃烂”,是否润滑,只要如期行宫颈筛查才是善待自己、善待宫颈的仅有正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