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修正胃肠粘膜 胃肠有“情感”养胃先养“心”

养生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0年02月14日 10:03

李劼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心境低落、精力精神萎顿时,胃口就没有胃口;当心境高涨、心境愉快时,则胃口倍增。事實上,人的胃肠其实是有“情感”的器官,它们的活动尤其是各种消化腺的排泄,都是在神经内排泄系统分配下进行的,而许多胃病的发病也是与人的心思、心境休戚相关的。

压力太大导致“老胃病”

患者李某44岁,在13年前开端呈现上腹部隐痛,呈灼烧感,伴有呃逆、嗳气、吐酸,饥饿时双手乏力等症状,但因症状较轻,没去医院诊治,只是期望经过饮食操控缓解,近两月体重减轻十余斤。经查看,病况已开展成缓慢浅表性胃炎,尽管接受了护胃、制酸等医治,但症状无显着改进。

在医师进一步问询之下,李某自述,经商压力过大时能显着感到胃痛加剧,患者长时间作业繁忙,压力较大,而久居岭南湿热之地,应付多,且多烟酒,胃病情况一向未有改进。

缓慢浅表性胃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症状开展缓慢,许多人在症状显着后才给予医治,但大多数老年人对痛苦不灵敏,症状显着时往往已开展至糜烂性胃炎或胃穿孔等严峻胃病。别的,浅表性胃炎与心境等有亲近相关,上述事例中李某正由于长时间压力过大,致使胃部不适,所以坚持愉快的心境对胃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吃饭时尽量“心无旁骛”

饮食的吸收消化,需求满足充沛的血液供给胃肠道。所以,吃饭时应聚精会神,不行专心二用。假如一边吃饭,一边思考问题;或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看电视,较多的血液要供给脑部作业,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给。常常这样,势必会影响胃的效果,引起胃病发作。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胃病 裕民 症状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