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科大学安排胚胎学教授钟翠平
它酷似那深邃的星空,悬浮在其间的“星体”是那样小巧玲珑,姿势动听。但是,这并不是星空,悬浮在其间的也并不是什么星体,而是咱们体内久闻大名的“人体卫兵”——白细胞。
白细胞是一个不小的宗族,人体内白细胞总数成人为(4~10)×109/升。依据其胞质内有无特别颗粒,可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可进一步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无粒白细胞则可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在这个宗族中,要数中性粒细胞这一“支脉”最兴旺,数量最多(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它的细胞核形状多样,一般可分2~5叶,往往分叶多的细胞为“长者”。
这个宗族中的成员简直个个身怀绝技,在捍卫人体健康方面勇敢善战,功勋卓著。当机体受到感染——外来细菌侵入时,细菌自身及部分安排即会宣布化学信号。犹如“枪声就是指令”,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就会积极地行动起来,使用血管这根“千里运输线”,大批大批地涌向前方。这就是为什么当机体受到感染时,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会猛然增高的原因。此刻,中性粒细胞会循着化学信号所指引的方向,经过变形运动,穿过血管壁,跳过结缔安排,向“出事地点”挨近。一场殊死搏斗已在所难免,中性粒细胞不断地围住、挨近、吞噬外来细菌,一起放出大批高分子生物武器——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等,冲击敌人,“消灭”细菌,最终自己也壮烈牺牲,成为脓细胞,真是“勇士,一去兮,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