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教《儿科学》的时分,我经常给学生们说一句话,那就是“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孩子虽然是个小人,但是他们却与成人不同。儿童时期,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表现出来的根本特点是不同于成人的,除了个体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年纪差异外,对疾病形成的危害恢复才能也不同于成人。尤其是孩子的各项器官发育不行老练,所以在用药方面有必要很慎重。
在国外,听说不少医院儿科是针对18岁以下儿童的,而在咱们国家,14岁以上的孩子就可能被划分到成人科室就医去了,这是不太合理的。儿童抗病才能弱,发病较急,病况变化莫测,故一旦发病应在医师指导下及时用药,及时随诊。但我国儿科医师缺口很大,社区服务不到位,故用药时需慎之又慎。家长们更要储藏一些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孩子发烧千万别用阿司匹林
举几个比方,比方发烧的儿童,在一时难以确诊病因的情况下,能够恰当给予解热药。一般来说,超越38.5度,假如物理降温无作用的情况下,能够暂时挑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芬以防高热惊厥;需求提示家长的是,许多抗伤风药里含有上述退热药成分,所以必定多读几遍说明书,避免重复用药。我还见到有些家长给孩子用阿司匹林退热的,这是很可怕的,阿司匹林副作用很大,乱用能够引起消化道的出血,所以在医院除非一些特别患者,一般的伤风发烧坚决不要给孩子用这个药。
氟派酸对软骨发育有影响
再举个比方,关于腹泻的孩子,必定要化验大便,判别腹泻的性质最重要,然后挑选小孩专用消炎药,一般来说咱们常用阿莫西林或头孢类以及多粘菌素E或磷霉素。不必氟派酸,由于动物试验有报导对软骨发育有影响。庆大霉素和丁氨卡那霉素有耳毒性和肾毒性,所以临床上这些药在儿科现已逐渐被筛选了。但是,在门诊就诊的患儿傍边,有家长自行给孩子用这些药。
每次用青霉素都应先做皮试
再比方新生儿,应严厉控制药量,剂量稍大即可引起毒副反响。如青霉素过量可导致逝世;磺胺类药物量过大,可致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儿童体质反常者,常会对某种药物过敏。即使是曾经曾运用过的药物,如青霉素亦应先做皮试,承认无过敏现象时,方按惯例用药。
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毒麻类药品
儿童对许多药物的吸收特别快,这是由于体质对药物的吸收以及对药物敏感性强的原因。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一般禁用毒麻类药品,如吗啡以及用于止咳的含有麻黄素的止咳剂。即使是外用药也应留意,阿托品滴眼液可引起婴儿振奋乃至惊厥;氯霉素眼药水可导致再生妨碍性白血病;青霉素油膏医治烫坏时,可导致婴儿耳聋;高热时运用酒精擦皮肤退热时,亦可引起昏倒、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的酒精中毒反响;有报导称,用较大剂量或屡次运用六神丸外敷疮毒,会因药物吸收过快过多导致儿童呼吸妨碍等中毒反响。
所以,儿童用药,慎之又慎。应严厉按医师吩咐用药,肯定不能自行乱用药。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在不少发达国家,成为爸爸妈妈前的家长会到专门的家长校园学习《儿科学》常识,储藏常识,防患于未然,但是,我国没有这样的校园。期望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要使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成为自己孩子的“儿科家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