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垣
肝炎防治曾陷窘境
肝炎,是要挟人类健康最严峻、盛行最广泛的病种之一。长期以来,医学家们在防治肝炎方面做了很多作业,但曾一度陷于窘境。乙肝病毒(HBV)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内部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外部有一层外壳蛋白质,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把一定量的HBsAg打针入人体,就会使机体发作对乙肝病毒(HBV)抗衡的抗体。机体依托这种抗体,能够铲除侵略机体内的乙肝病毒。假如在小孩出世后,按计划先后打3针乙肝疫苗,然后获得终身免疫,可免受乙型肝炎之害。曩昔,乙肝疫苗的产值远不能满意全国的需求。由于那时乙肝疫苗的来历,主要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分离出来的HBsAg,这种血液是不安全的,或许混有其他病原体的污染。此外,血液来历也是极有限的,使乙肝疫苗的供给犹如无济于事、求过于供。
现在,有一种医治肝炎的有用药物叫搅扰素,国际上同意医治丙型肝炎的药物只要搅扰素。当人或动物遭到某种病毒感染时,体内会发作一种物质,它会阻挠或搅扰人体再次遭到病毒感染,故人们把它称为搅扰素。搅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的效能。可是,通常情况下人体内搅扰素基因处于“睡觉”状况,因而血中一般测不到它。只要在发作病毒感染或遭到搅扰素诱导物的诱导时,人体内的搅扰素基因才会“复苏”,开端发作搅扰素,但其数量微乎其微。即便经过诱导,从人血中提取1毫克搅扰素,需求人血8 000毫升,其本钱高得令人咋舌。有人做过核算:要获取一磅(453克)纯搅扰素,其本钱高达200亿美元。关于大多数患者来讲,运用搅扰素无疑犹如上天摘月,可望而不可及。
基因工程“汗马功劳”
但是,科技发展为咱们展示了新的远景,现代基因工程药物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咱们供给很多的乙肝疫苗(HBsAg)和搅扰素。为什么基因药物工程有如此大的威风?概而言之,所谓基因工程药物就是先断定对某种疾病有防备和医治效果的蛋白质,然后将操控该蛋白质组成进程的基因取出来,经过一系列基因操作,最终将该基因放入能够很多出产的受体细胞(如细菌、酵母菌、动物或动物细胞、植物或植物细胞)中去,在受体细胞不断繁衍进程中,大规模出产具有防备和医治这种疾病的蛋白质,即基因疫苗或药物。
以乙肝疫苗为例,像其他蛋白质相同,HBsAg的发作也受DNA调控。现代基因工程技能可用一种“基因剪刀”将此段DNA取舍下来,装到一个表达载体(称表达载体,是由于它能够把这段DNA的功用发挥出来)中,再把这种表达载体转移到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内,最终再经过这些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快速繁衍,出产出很多咱们所需求的HBsAg(见图)。
与血源乙肝疫苗比较,基因工程出产的乙肝疫苗,选材便利,使用的是资源丰富的大肠杆菌或酵母菌,它们有极强的繁衍才能,并借助于高科技手法,能够大规模出产出质量好、纯度高、免疫原性好、价格便宜的药物。1986年今后,我国开端施行新生儿到六个月龄内先后打针三次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正是根据咱们有才能出产很多的乙肝疫苗。基因药物工程为防备下一代染上乙肝,作出了特殊的奉献。
搅扰素与乙肝疫苗相同,也可采用基因工程进行出产,其基本原理及操作流程及乙肝疫苗非常相似。现在要获取一磅(453克)纯搅扰素,其本钱不到一亿美元。所以它们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厂”。由基因工程药物出产出来的很多搅扰素,又一次挽救了广阔肝炎患者。
一般地说,基因药物的副效果较小,由于它们大多数是人体内原有的物质。 但假如运用不当或剂量过大,也会发作副效果。因而,最好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且看景色这边独好
基因工程药物的潜力是巨大的。自1973年重组技能诞生以来,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重,美国在这方面已遥遥领先。1982~1986年,使用基因工程出产的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搅扰素,先后被美国食物和药品行政管理局(FDA)同意上市。现在美国已同意了56个基因药物和疫苗的产品上市。基因药物的美好远景,遭到了全世界的注重。
相同,基因药物也遭到我国政府的高度注重,并已在使用根底方面获得很大发展。我国现在约有200家单位共有1万余名科研和技能人员,专门从事医药生物技能的研讨、开发和出产。现在已成功出产了12个产品(见附表),包含上文提及的乙肝疫苗、搅扰素等。国外现有的基因药物,我国现在大部分也能出产,不久还将有更多其他的基因药物投放市场。但总的来说,我国基因药物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以效法为主,立异方面还有待打破。能够预见,在广阔科技人员的尽力下,将有更多更好的基因药物问世,为广阔患者献上一份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