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燥 金秋防燥四留意

健康
家庭医学
2022年05月28日 15:32

苏新民

每到秋季,许多人就会感到身体不适,有的人甚至会呈现口干舌燥、鼻咽燥涩、皮肤枯燥、干咳少痰、烦躁不安等,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中医摄生考究“法于阴阳,和于法术”,就是要适应六合天然的改变规则,相应地微调自己的生活方式,选用适可而止的摄生方法,才干健康长寿。

自动补水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所以削减气候枯燥对身体晦气影响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应到达2 000毫升~2 400毫升。因为早上人体血液浓度十分高,简单构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榜首件事就应该是喝一杯水。坚持体内满足的水分能够清洗肠道,增强代谢,稀释血液,防备上火。平常也可多饮、多食生津润燥的汤水。

1.沙参、百合冰糖水:用沙参30克,鲜百合50克,冰糖适量,以清水四碗煮至一碗半,缓缓饮用。有润燥养阴之功。

2.雪梨炖冰糖:鲜雪梨1个(100~150克),去皮洗净,切块放炖盅内,加适量冰糖和清水,隔水炖1小时后,饮水吃梨。功用滋阴润肺。

合理饮食

“燥则润之”,饮食保养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为重,考究“五少一多”,即少脂、少盐、少糖、少胆固醇、少影响和多滋阴润燥。少脂就是少食油,油脂每天吸取总量不超越膳食总热量的30%;少盐就是少食钠盐,以每天食盐不超越6克为准则;少糖就是少吃精制糖;少胆固醇就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虾酱、脑子等;少影响即少食辛辣食物,如麻辣火锅、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多吃些番薯、玉米、青菜、蜂蜜、黑木耳、银耳、百合、香蕉、葡萄、梨、核桃、红枣等柔润之品;或许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养阴药材,如玉竹、麦冬、枸杞、玄参等。

调理湿度

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舒适,也最健康,但多风少雨的枯燥气候往往使室内湿度达不到这个水平。假如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喉咙、鼻子发干,就阐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在客厅里养一缸鱼或几盆花草,不但能调理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内充溢绿意。在室内放一瓶不盖塞子的开水让其蒸腾,也能够到达增湿的意图。

活跃医治

如若不小心为燥邪所伤,要辨明是外燥证仍是内燥证。若是内燥证,多因为人体津液和精血亏本致使津血不能润泽引起,临床上可见口渴,皮肤枯燥粗糙,毛发枯燥不荣,大便秘结,肌肉消瘦,舌燥无津,脉细涩。这些都是伤血少津的体现,此刻可根据其所伤的不同脏腑进行调节。

燥邪最易损伤肺脏,诱发呼吸系统疾患,比方燥咳,中医分为温燥与凉燥。温燥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黏量少,甚或痰中带血,咽喉胀痛,皮肤及鼻咽枯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此刻可用桑杏汤(桑叶、杏仁、北沙参、浙贝母、淡豆豉、山栀子、梨皮)轻宣外燥、润燥止咳。凉燥可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膚枯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此刻可用杏苏散(苏叶、法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壳、陈皮、北杏仁、生姜、大枣)为根底方调节。

养阴润燥食疗法

银耳滋肺汤银耳9克,瘦肉200克,杏仁15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银耳先用温水渗透,加瘦肉、杏仁、红枣、冰糖及水适量,煲3小时即可。功用润肺、凉血、止咳。适用于秋燥咳嗽、肺痨、肺燥咯血等症状。

菠萝鸡片汤菠萝250克,鸡脯肉150克,猪油、姜丝、食盐、料酒、香油、淀粉少量。菠萝剥皮后用盐水浸泡顷刻,切片;鸡脯肉切薄片,用食盐、料酒、淀粉拌匀上味;炒锅烧热,放入猪油,文火炒姜丝顷刻,放入鸡肉,旺火翻炒至肉熟,加菠萝再炒几下;加水少量,食盐适量,盖好锅盖,待汤烧开,淋入香油即可。功用生津润燥。适用于肺阴亏虚而致的咳嗽痰多、声嘶、皮肤枯燥、口鼻唇裂、烦渴欲饮、大便干结等症状。endprint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冰糖 润燥 银耳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