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国
问:喂药前,要不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
必定要看!只听他人说或道听途说,是肯定不行以的!
药物说明书是辅导患者用药的依据之一,具有法律效力。用药前阅览和了解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条件。规范的说明书应包含核准日期和修正日期、特别药品/外用药品标识、说明书标题、警示语,以及药品称号、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症、规范、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忌讳、注意事项、孕妈妈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晚年用药、药物相互效果、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储藏、包装、有效期、履行规范、批准文号、出产企业等条目。
阅览时特别要注意核对药品称号和有效期,弄清该药对你的宝宝有没有忌讳,以及服用剂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
问:读懂了说明书还需求医护人员的辅导吗?
依然需求!
说明书是遍及性的辅导,而医护人员则会依据你的宝宝做出个性化的辅导。比方说明书规则2~3岁用量为多少毫克;而你的宝宝年纪已过2岁,但体重却达不到规范,医师就会通知你合适你的宝宝的具体用量。还或许针对你孩子的遗传要素、过敏体质、合并症问题等,作出具体的辅导。
问:处方药是从医院买仍是从药店买?医院的药遍及比药店的药贵很多。
在医院医师治病开方,到牢靠药店拿药,是最好的!
在西方,多数是按处方在药店购买。西方的处方准则十分严厉,没有处方你是肯定买不到处方药的。我国现在也实施医药分隔准则,但有的药店不要医师处方,而是患者倾诉症状,售药店员暂时开的处方。这是违反准则的,应予防止。
问:口服药怎样把握服药时刻,一定要恪守吗?
应该恪守医嘱的服药时刻。
不同药物的性质和效果,要求有不同的服药时刻。
饭前口服药但凡要求药物充沛、快速吸收,无刺激性的药物,均应在饭前服。如健胃制酸药胃蛋白酶合剂、思密达、胃舒平、钙铋镁、氢氧化铝等;止泻收敛药如活性炭、次碳酸铋、鞣酸蛋白等;驱虫药如驱蛔灵、甲咪唑等。
饭后口服药如助消化药乳酶生、妈咪爱等;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硫酸亚铁、三溴片、黄连素等;脂溶性在饭后吸收好的药,如维生素A、D、E、K及灰黄霉素等。
睡前口服药催眠药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缓泻药如酚酞、液状白腊、甘油等。
问:不同年纪的宝宝怎样喂药?
给不同年纪宝宝喂药有不同的技巧。
半岁以内婴儿应在饥饿时喂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重复如此,直至将药喂完。若用奶瓶喂药,每次加水量不行太多,喂完药后再喂奶。切不行将药和乳汁混在一同喂,由于或许会呈现凝聚现象或下降药物效果。
1岁左右的孩子喂药,应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水调成稀糊状,把孩子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小儿头部,右手持药匙取药渐渐喂下,待孩子将药吞咽后,再持续喂。
2~3岁孩子回绝服药时,可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防止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触摸,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喂药后,应持续喂温开水20~30毫升,以利于残存在口腔与食管的药物进入胃。
4~5岁的小儿宜服流体类药物,也可将药片研碎,溶于糖浆或某些食物中。
6岁孩子就可吞药片,嘱孩子将药片放到舌根区,并当即喝水,把药吞咽下去。
问:孩子不吃苦味药怎样办,能够捏鼻子灌吗?
肯定不行灌药!
灌药是有风险的,特别是捏鼻子灌药更风险。你捏着宝宝的鼻子,可他仍是要用口喘气,药水就简单被吸入气管里,量少会引起呛咳,严峻时可引起窒息,或引发呼吸道感染。别的,灌药的恐惧操作会构成宝宝的心思危害,下次喂药他会更严重,愈加回绝。
问:有些药水是污浊的,有沉积,怎样服用?
混悬剂一定要摇匀再服用!
一般水剂药有溶液剂、混悬剂、乳剂三种剂型,溶液剂是把可溶性药物溶解成供口服的液体制剂。口服溶液剂应为弄清的液体,放置后不该该呈现沉积物;乳剂是把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剂乳化后,构成供口服的油/水型乳浊液的液体制剂。口服乳剂应呈均匀的乳白色,无分层现象。这两种制剂服药时不用摇匀,直接口服即可。
口服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的微粒涣散在液体介质中构成的液体制剂,也包含口服干混悬剂,即难溶性固体药物与适合辅料制成的、临用时加水振摇可构成口服混悬剂的粉末或颗粒。口服混悬剂中的微粒应涣散均匀,不该很快下沉;下沉的微粒不该结块,经振摇仍能均匀涣散。
口服混悬剂假如不摇匀,先喝的药浓度低,剂量缺乏;后喝的药浓度过高,剂量过大,甚至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