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品德格言 中国传统摄生格言

健康
家庭医学
2021年10月19日 11:07

中国传统摄生格言

士从事于学,功深力到,华落实存,乃浩然自得,则不知六合之大,死生之为变,而况于富有贫贱、名利得丧、诎信予夺之间哉?

明·陈献章《陈白沙集》

学到深处能延年

据朱熹记叙,宋代理学我们程颐曾以党论被罢官,送往四川涪州(今四川涪陵)编管,4年后才被“解放”,到峡州(今湖北宜昌)当个闲官。免除编管后,学生故友前去探望,见程颐气貌、容色比罢官前还显得年青,大为不解。问是为何,程颐说:这是学之力啊!

高档监狱再高档,坐了4年也算是人生一难吧,出来时容貌气色居然比坐监狱前还显得年青健康,的确令人不解。对此,陈献章以为,读书人学识到了深处,就比如花开败了断果实相同返璞归真,所以浩然自得,思维逾越了六合和存亡,富有贫贱、名利得失、受委屈获声誉之类小事,何足挂哉!

陈献章字公甫,号实斋,明代正统、成化年间的大思维家,广东新会人,因居住在白沙村,人称陈白沙。他是岭南仅有从祀孔庙的学者,被誉称为“岭南榜首人”“广东榜首大儒”。屡次被朝廷征召却辞官不做,在乡下以读书育人为务。建议学贵知疑、独立思考,发起较为自在敞开的学风,逐步构成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

陈献章尽管以为程朱理学有不注重人的坏处,但在做学识有助于保健摄生这一点上,却是和程颐、朱熹知道共同。首要,做学识能熏陶人的性格,脱节尘俗对功名利禄的寻求,忘却烦恼忧虑;而七情之扰,惑乱心神,乃摄生之大忌。其次,专注于学识,“专心只读圣贤书”,能够使人心静;而传统摄生的要诀之一就是心如止水,不起波涛。并且老而学之还能够激活脑细胞,推迟脑变老,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

其实,更重要也很少被人提及的是,常识就像一个圆,你知道的越多,面对的不知道之谜也越多,这就是俗语说的“学识无穷尽”。学识做到必定程度时,心中只要学识和常识,无穷无尽的不知道之谜引领着他们不断探究,以至于忘却了存亡之边界,超然于物外。所以,这无穷尽的学识就成为他们生命的动力和信仰,激发着他们的生命潜能,直到最终的一刻。许许多多老专家之所以长命,就是由于他们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寻求无穷尽的学识。老科学家竺可桢逝世前一天,还用哆嗦的笔记下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前住在医院,仍每天读书学习;大医学家吴孟超,把做手术当作摄生之道,九十余岁仍不下手术台。

前人之师,后人可鉴也。在此寄语于巴望健康长命的老人们,科学常识不仅是生产力,也是人攀爬生命顶峰的途径。老而学之且专注致志,不仅能取得常识,还能给你日子的动力和信仰,使你取得健康长命!

大众卫生©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学问 长寿 这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