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军
腹式呼吸法经过横膈活动来增强肺通气量。患者将一手放在上腹部,呼气时手随腹部下陷,并稍压力,吸气时上腹部抗此压力,将腹部缓缓拱起。每日3~5次,每次3分钟。进行腹式呼吸时要注意放松全身肌肉,呼气时要使腹部下陷,并应避免用力;吸气时要鼓腹,时刻要稍比呼气长。每次吸气后不要当即呼气,要稍停顷刻。
吹笛呼气法能有用避免因炎症侵袭而导致支气管的过早堵塞。患者先用鼻吸一口气,然后把嘴唇缩成吹笛状,使气体经过缩窄的口形缓缓呼出。重复做5次后稍停一瞬间再做。吸气时宜用鼻腔,空气在鼻腔里被过滤和湿润,能削减对气管的不良影响。
扩胸法老慢支患者肺安排弹性下降,肺活量削减,严峻时会呈现肺不张,呼吸常感困难。扩胸法能增强心肺功用。患者站立,双臂张开作扩胸活动,每次舒展胸部3~5分钟,一起上下左右活动颈部,耸抬双肩,左右侧身,作深远呼吸。整个进程要放松天然,每次扩胸后可用双拳轻捶上背,或用手掌接连拍击胸部20~30次。
步行法步行练习可增强膂力,改进身体缺氧情况。先慢步行走,其速度以不引起气促、气短为宜。行走时笔挺胸膛,合作呼吸练习,可选用4步1吸气、6步1呼气,每天1~2次。坚持1~2周后,可改为走跑替换,如慢跑30秒,走30秒,今后逐渐添加慢跑时刻,缩短行走时刻,到达悉数慢跑。练习时刻从每次5分钟开端,逐渐添加至每次10~15分钟。练习强度以仅呈现轻度气短为度。此法需长时刻坚持(1年或以上)方能获得显着作用。
呼吸排痰法老慢支患者痰多易致呼吸道堵塞,心肺缺血缺氧,引起烦闷不畅。常做深远的腹式呼吸,可以使粘附于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掉落,促进粘痰咯出。患者呼气时用手指轻叩胸背部,易促其咯出痰液;压榨上腹部,特别是咳嗽时用力压榨,有助痰咯出;也可先做4~5次深呼吸,然后上身稍向前弯,张口伸舌咳嗽两次。第一次咳嗽时松动黏液,第2次咳嗽使痰液向上呼吸道动行,咯出痰液。略行歇息,重复进行。患者还可选用垂头位,包含侧卧、仰卧、俯卧位等,凭借重力排出支气管内的痰液。时刻每次5~10分钟,迟早各一次,痰多时可2小时一次。但不宜在饭后进行。
按摩顺气法气紧胸闷也是慢支患者常见症状。当呼吸烦闷不畅时,可自行按摩。两手替换由一侧肩部从上至下呈斜线抹至另侧肋下角部,每侧做10次。然后用两手自上而下敲打胸廓10遍。再用两手握空拳,置后背部,呼气时由里向外敲打,一起上身稍前倾;吸气时由外向里敲打,一起挺胸,重复10次。最终用手掌按于前胸两乳之间的膻中穴,以正反时针方向按摩各36下。
以上各法不用悉数做,可选其间一项或几项合做。运动量以患者能适应为度,一般从小运动量开端,逐渐添加活动量和时刻。患者如有头昏、目炫、胸痛等不适症状时,要暂停练习;有呼吸道感染或兼并心衰时也不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