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政根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广义的药毒是指药之偏性,用来补偏救弊医治疾病;狭义的药毒是指药性激烈,简单发生不良反应,乃至或许致死。中药有剧毒、大毒、小毒、无毒之分,古今医者经过重复实践发现,经过不同的编造、配伍、煎煮以及服用办法,能够有用削减毒性。
一、合理编造
经过对中药加工编造,可下降药物毒性,办法有“水漂法”、“加热法”、“制霜法”、“水飞法”等。水漂法可下降半夏、天南星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含量,使之口尝无麻辣感;用糯米炒斑蝥可去除斑蝥素,砂炒或油炸马钱子,可使其番木碱毒性损坏或削减,此为加热法;巴豆压榨去油后,能够减缓峻泻力,还可削减对口腔及胃肠道的影响,此为制霜法;此外,还有水飞法、加辅料编造法等。
二、恰当配伍
半夏的毒性成分可影响呼吸道黏膜,使呼吸肌麻木,配伍姜后,可有用减轻或消除其毒性。《伤寒杂病论》顶用半夏者有49方,其间配伍生姜者有20方,配伍干姜者有13方。
三、操控剂量
运用有毒之药,应从小剂量开端,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再逐步加量,这样可有用防止和减轻毒副反应,但运用过程中,应亲近调查患者服药前后病况改动。
四、先煎、久煎
研讨发现,将有毒药物先于其他药物煎煮,可有用下降其毒性成分。如乌头碱久煎后可充沛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4000~1/2000,因而,像川乌、草乌、附子等含乌头碱成分的药物一定要先煎、久煎。
五、改动服药办法
鸦胆子味极苦,并且会腐蚀胃肠黏膜,假如用桂圆肉将其包裹或装入胶囊服用,就能防止影响胃肠道。
六、改动剂型
改动剂型也可有用减轻毒性,如抵当汤(水蛭、虻虫、大黄、桃仁)药性峻猛,则可改汤剂为丸剂——抵当丸,选用峻药缓投,不伤正气,正是前人谓“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之理。